您的位置  兒子爸爸丈夫

    金融營銷套路多 誤導陷阱要提防

    • 來源:互聯網
    • |
    • 2020-01-21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聶國春)為進一步規范金融營銷宣傳行為,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切實保護廣大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和外匯局近日聯合制定并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金融營銷宣傳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自2020年1月25日起施行。

      《通知》明確提出了8項禁止行為:一是不得非法或超范圍開展金融營銷宣傳活動;二是不得以欺詐或引人誤解的方式對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進行營銷宣傳活動;三是不得以損害公平競爭的方式開展金融營銷宣傳活動;四是不得利用政府公信力進行金融營銷宣傳活動;五是不得損害金融消費者知情權;六是不得利用互聯網進行不當金融營銷宣傳活動;七是不得違規向金融消費者發送金融營銷信息;八是不得開展法律法規和金融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違法違規金融營銷宣傳活動。《通知》即將實施之際,記者在北京走訪了多家銀行網點,相關網點理財經理表示,聽說過上述規定,目前還未接到上述《通知》。

      那么,到底金融宣傳中有哪些營銷套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秘那些常見的誤導陷阱。

      借貸利率并沒那么美

      近年來,消費信貸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各金融機構也推出各種花樣的借貸產品來適應大眾消費需求。不過,各家機構的計息叫法五花八門,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掉入美麗的數字陷阱。

      比如某放貸廣告宣稱:“日息萬五”或“月利率1.5%”。很多人以為借1萬塊錢每天才還5塊錢,很劃算啊。事實上,如果我們把這個數字換成年利率就沒那么美了。根據公式: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5,可以算出,“日息萬五”的年化利率高達18.25%。

      王先生是刷卡達人,他經常收到銀行推銷人員的電話,建議他辦理信用卡分期還款,并稱“免收利息,只收取每月0.5%的手續費”。王先生覺得每月只收0.5%,一年下來就是6%,因此同意將1筆3萬元的賬單分為12期歸還。

      果真只有6%嗎?央行相關人士表示,這是一個數字幻覺,實際計算利率時要用到“內部收益率(IRR)”概念。因為在分期還款賬單中,本金越還越少,但利率卻一點也沒少。如果用IRR公式來計算一下,就能發現上述費用的實際年化利率是10.9%。有的金融機構除了收取手續費,還要求每月支付利息,例如每月0.5%的手續費和0.1%的利息,這時實際年化利率可不是7.2%,而是13.3%。

      更忽悠人的是一些現金貸平臺。消費者趙女士就被坑過,她在某平臺申請了10萬元裝修貸款,分12期歸還,每月利率0.5%。然而,簽完合同后發現實際到手只有8萬元,剩余2萬塊被放貸機構以所謂的“貸款服務費”的名義先收走了。央行相關人士指出,趙女士遭遇的是“砍頭息”,如果以IRR計算,實際年化利率高達55.43%。“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的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統稱‘砍頭息’,屬于違規產品。”這位人士表示,近期央行正在推進“明示年化利率”的工作,要求各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等必須在相關貸款產品中明確展示年化利率,幫助消費者了解真實借款成本。如果發現有銀行或者其他放貸機構沒有明確告知借款的年化利率,可以要求他們提供,或者向監管部門反映。

      “朋友圈”買保險不靠譜

      “某某健康險幾十元能保30萬元”“返利型重疾險即將停售,錯過后悔一輩子”“保險慢慢走向強制型”……近年來,微商大舉進軍微信“朋友圈”,通過微信來賣保險的人也開始多起來。

      然而,在朋友圈推廣過程中,不少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故意誤導消費者。記者調查發現,因違規宣傳受到處罰的案例不在少數。

      2019年3月22日,某壽險保定中心支公司因在微信群編發內容不實的保險營銷宣傳信息被處罰,當地監管部門對當事人李某予以警告,并處罰款0.5萬元。2019年4月,某壽險長春市分公司朝陽支公司的保險銷售從業人員陳某和于某,因為存在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含誤導性陳述宣傳廣告的違規行為,被予以警告并各處罰款0.2萬元。此前,某上市險企的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呂某、魯某某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含誤導內容的自媒體文章,四川銀保監局對該公司及相關責任人罰款3萬元。同樣,山西銀保監局發現,某中型壽險公司山西分公司銀保客戶經理段某通過兩個微信交流群向銀行工作人員、朋友、客戶等人發布夸大保險產品收益的信息,該公司及相關負責人被罰7萬元。

      記者采訪發現,在保險銷售的多種營銷方式中,“焦慮營銷”“死亡營銷”等正變得十分常見。例如,在《我不是藥神》熱映期間,朋友圈中出現大量指向“保險成為剛需”的文章。在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之后,“保險公司賠付3億”一時間成為朋友圈及熱搜中的高頻詞。

      那么,保險營銷宣傳中有哪些套路呢?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此前曾發布關于防范部分營銷人員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體平臺發布虛假營銷信息的風險提示。在風險提示中,監管部門曝光了三大慣用誤導手法。

      一是饑餓營銷類:宣傳保險產品即將停售或限時銷售,如使用“秒殺”“全國瘋搶”“限時限量”等用語;二是夸大收益類:混淆保險產品和其他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如發布“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復利滾存”等;三是曲解條款類:故意曲解政策或產品條款,如宣稱“過往病史不用申報”“得了病也能買”“什么都能保”等。

      銀保監會提醒廣大消費者,保險產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消費者應當樹立科學的保險消費理念,提高風險意識,謹防誤導宣傳。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網站推薦更多>>
    熱網推薦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亚洲色图| 黄色片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午夜在线播放a|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精品国产av一二三四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爱情岛论坛亚洲高品质| 国产区视频在线| 91蝌蚪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男女性爽大片视频男女生活|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午夜理论影院第九电影院| 好吊妞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大地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有码视频| 欧美a级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激情文学| 羞羞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17|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免费在线看v片| 老师那里好大又粗h男男| 国产成 人 综合 亚洲专| 911亚洲精品|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最近中文AV字幕在线中文|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小蝌蚪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你懂的| 日本强好片久久久久久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