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廣會客廳|「中國交通故事」平凡堅守 護航安全
交廣會客廳|「中國交通故事」平凡堅守 護航安全
進入春季大風天氣頻發,凌晨的黃河邊,風像刀子一樣把臉刮得生疼。中鐵呼和浩特局包頭工務段包頭南橋工區工長何龍和工友們在包西線黃河鐵路特大橋下集結,等待著對大橋進行體檢。
包西線黃河鐵路特大橋位全長3918米,由72座橋墩和860米鋼桁梁結構的主橋組成,每天有近百列貨物列車及30趟旅客列車從這里通過奔赴全國各地,春運期間繁忙的車流對保障大橋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龍每次作業都身先士卒,不僅要在不到1米寬的檢查道上健步如飛,排查各類隱患,更要爬上30米高的鋼梁架查看螺栓生銹和裂紋情況、下到橋腹屈身檢查橋梁支座。這樣3個小時的“天窗”下來,他累計敲擊螺栓萬余次,回到工區臉頰吹得通紅、手腳早就凍得沒了知覺,可“咣咣當當”的敲擊聲還時不時地在他耳邊回蕩。春運期間,何龍共帶領職工檢查大橋3次,發現并整治隱患1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捍衛了安全通暢。
近4公里的大橋有23萬個螺栓和聯結零件,一個螺栓的失效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所以檢查和補強扣件是工作的點。沒條件上橋時,何龍還要手持望遠鏡觀察螺栓狀態,有些關鍵部位在荷載的情況下才能準確的判斷大橋狀態,他經常在寒風中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特別是開春以來,冰封的河面開始松動,預防流凌對橋墩的破壞,何龍在河邊呆的時間就更長了,一天下來,臉上都被吹出了高原紅.....(通訊員:萬厚)
“這個小伙子不一般,有一股子拼勁!边@是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公司侯馬電務段晉中高鐵車間干部職工對魏菁鈺的一致看法。2019年11月,大西高鐵晉中、太谷西、靈石東等六站的電務設備劃歸侯馬電務段管理,魏菁鈺接到通知,擔任晉中檢修工區工長。
晉中工區一共有七個青年職工,89年的魏菁鈺年紀最大,又是工長,大家都親切的稱呼他“魏哥”,面對新站場,新設備,他晝夜不停,勢必要完成交接工作。由于白天需要上線運行,高鐵的檢修工作只能安排在凌晨0:30到4:30的“天窗”點內。白天他帶領職工們整理工區宿舍,核對器材臺賬,夜晚的“天窗”再將站場和機械室的每一處設備仔仔細細的檢修一遍?臻e時就召集職工們一起學習業務,背畫電路圖。這一干,就是一個月沒回家。大家都開起了他的玩笑:“原來魏哥是把工區當家了呀!”只是語氣里卻是滿滿的敬佩。
在工區這個“家”,哪里需要他,他的身影第就會出現在哪里。開朗的性格和負責的勁頭影響著身邊每一個職工,他常說一句話:“開開心心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痹谒膸ьI下,這個青年班組守住了侯馬電務段管內高鐵的“北大門”,也守住了這第二個“家”。(王宗)
收藏
舉報
- 標簽:500元面值人民幣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