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率先發現腎透明細胞癌免疫逃逸的關鍵性“元兇”
記者18日獲悉,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徐潔杰教授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郭劍明教授聯合科研團隊,進行歷時三年的回顧性研究發現,體內CXCL13蛋白和CD8蛋白的雙陽性T細胞,是腎透明細胞癌免疫逃逸的關鍵性“元兇”。
這意味著,“雙陽性”標記可作為判斷腎透明細胞腫瘤患者生存期長短的新標志,相關蛋白也可作為潛在免疫治療靶標和個體化用藥的指導因子。
這項研究為腎透明細胞癌患者預后預測模型的改良以及免疫治療的個體化選擇提供了新方向。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腫瘤免疫治療雜志》上。
郭劍明對記者介紹,成人腎惡性腫瘤以腎透明細胞癌最為常見,占比達75%。該疾病早期往往隱藏很深,直至出現無痛血尿并伴隨腰痛、腫塊、全身乏力等癥狀后才顯現其猙獰的面目。腎透明細胞癌對放化療均不敏感,故預后很差。據徐潔杰,目前免疫治療已成為治療晚期腫瘤的重要手段,但研究表明僅四成患者對免疫治療反應敏感。
為何大部分患者對治療不敏感?這個難題引起聯合科研團隊的關注。研究發現,CD8蛋白陽性T細胞是殺傷腫瘤的“先鋒”和“主力軍”,在消滅腫瘤中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聯合研究團隊發現,原來腎透明細胞腫瘤中浸潤的CD8蛋白陽性T細胞中有一部分會出現CXCL13蛋白,如果CXCL13蛋白和CD8蛋白雙陽性T細胞高表達,就會使“免疫剎車(逃逸)”。
徐潔杰對記者說,在引發腎透明細胞癌免疫逃逸過程中,具體有哪些細胞、因子和通路在發揮關鍵作用,如何結合免疫治療使CXCL13蛋白和CD8蛋白雙陽性T細胞重新履行抗腫瘤免疫反應的“職責”,研究團隊正在進一步探究中。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系統分區工具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
網站熱點更多>>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