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多肝癌發現即是中晚期,如何才能早發現、早治療?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主要包括肝細胞癌(HCC)、肝內膽管癌(ICC)和 HCC-ICC混合型3種不同病理學類型,其中HCC占85%~90% ①。全球每年有75萬例新發肝細胞癌患者,大多數病例來自亞洲,而幾乎一半來自中國 ②。
由于肝癌在我國早篩率不高,約85%的中國患者就診時已經處于中、晚期,喪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一年左右,5年生存率僅為12% ③。
近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公布了2020年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此次指南在肝癌一線和二線治療領域新增了多個靶向、免疫新藥以及聯合治療方案。其中免疫治療備受業內關注,這或將為我國肝癌患者診療帶來新曙光。
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沈鋒教授
“免疫治療是目前全球腫瘤治療的焦點,相關研究開展得如火如荼,聯合方案的探索給肝癌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因其副作用小、治療效果明顯,免疫治療正逐漸成為未來腫瘤治療的發展方向。”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CSCO肝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沈鋒教授向健康時報記者表示。
現狀:
超八成患者就診時已是中晚期
“我國的肝癌防治面臨諸多難題。首先,肝癌起病隱匿,早期癥狀不明顯,診斷困難;第二,我國肝癌患者多合并基礎肝病,治療棘手;第三,肝癌通常進展迅速,晚期患者治療手段有限,預后較差。”南京金陵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醫師、CSCO肝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秦叔逵教授向記者表示,由于肝癌在我國早篩率不高,約85%的中國患者就診時已經處于中、晚期,喪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肝癌治療目前正面臨著極大的未被滿足的需求,廣大患者盼望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創新治療手段,以顯著改善生存周期和生活質量。
鑒于嚴峻的診療形勢,臨床急需更有效的創新療法。此次發布的2020版《指南》是基于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布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的補充和細化,同時吸納了最新的循證醫學的進展和更新創新治療理念。
診療:
更新診療指南,創新免疫治療備受關注
此次更新推薦方案中,將“T+A”方案作為一線治療方案治療晚期或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其臨床應用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患者生存期,可降低患者死亡風險。
“新版《指南》中新增一線I級專家推薦
- 標簽:2013生肖運勢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