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科醫生自治痛風經歷,值得所有人學習!
本文專家:祝開思,解放軍305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現如今,痛風已經成為日常困擾大家的常見疾病之一,越來越多的人患上痛風,《2017年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顯示,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已達1.7億,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 ①
其中,甚至包括許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比如健康時報微信前幾天就曾報道過的 《郭德綱25歲兒子患了痛風,為啥現在很多人年紀輕輕就痛風了?》
痛風發作時疼痛難忍,而且很多人都知道,目前痛風并沒有藥物可以根治,那么一旦罹患痛風該如何進行調理?是否能有效控制?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5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祝開思曾發文介紹自己自治痛風的經歷,值得大家學習。 ②
痛風,在20年前非常少見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我剛參加工作,在醫院當住院醫師,對痛風的認識比較膚淺。盡管當時我在青島工作,緊靠大海,海產品豐富,但是由于多數人比較清貧,到飯店吃喝的機會比較少,痛風發生率很低。在門診,一年也見不到多少痛風患者,痛風病人大多數還是從臺灣、香港來青島做生意的人,而當時治療手段有限,一般就是吃點兒止痛藥就行了。
而當時的那些病人多由于過量攝入嘌呤飲食而患病。
生活好了,體重劇增“引爆”痛風
后來生活好了,我也在短短幾年之內,體重由剛畢業時的60公斤,增加到80公斤。但沒有感到身體有何不適,盡管自己也是大夫,但從不體檢。直到有一天夜里,我在聚會飽餐海鮮和啤酒后突發刺骨的腳趾痛,疼痛得難以入睡,我這才想到了痛風。果然不出自己所料,第二天,全面體檢證實尿酸增高,確診為痛風。
這讓我深深反省自己有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出生在山東海邊小城,海鮮極為豐富, 從小養成了嗜食海鮮的習慣,海鮮中含有大量嘌呤。而我的家族中大多數親人有肥胖、高血壓病史。加上我工作的勞累,缺乏體育鍛煉,這些促成了痛風這種富貴病在我身上發生了。
此后,由于我自身對疾病的感受及良好的學習研究環境,使我對痛風的發病規律及防治原則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原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我接觸到幾個痛風病人,由于尿酸的結晶聚集在腎臟里面,導致腎結石、腎功能不全,晚期出現了尿毒癥。但相當一部分患者就是知道了這些危害,也很難管住嘴。還有的人以為痛風就是關節疼,吃一些止痛藥就好了。尿酸結晶對人體的危害,就像滴水穿石,在體內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能闖下大禍。
防治痛風,我給自己制訂食譜
防治痛風先從自身開始,我首先給自己制訂食譜。 每天以蔬菜為主食,輔以水果,蛋白質的補充以含嘌呤極低的奶類及蛋類為主,改變以往嗜食海鮮及動物類蛋白的習慣。每天大量飲用白開水,不少于2000毫升,睡前及夜間必飲一次白開水,以保證夜間利于尿酸排泄,防止尿液濃縮形成痛風性腎結石。
我現在不喝啤酒及白酒,因為啤酒中含有大量氨基酸,是合成嘌呤的原料,而白酒中含有的乙醇能抑制腎臟尿酸的排泄。我在非常重要的場合僅喝少量干紅葡萄酒。在聚餐時,我常飲用蘇打水,以堿化尿液。蘇打水的成分是小蘇打,就是平時在家里做饅頭用的小蘇打。
我平時每天服用小蘇打片,1天3片,一次1片,飯前飯后吃都可以。100片藥在1元左右,1片的劑量是0.5克。因為尿酸偏酸,用偏堿性的藥物中和可避免形成腎結石,促進尿酸通過腎臟排泄。我給住院病人都開這個藥。
因為一旦尿酸濃度升高,變成晶體,如同玻璃疙瘩,在腳趾關節處積累。因為耳朵的外周溫度低,血液循環差,尿酸結晶還可以在耳朵耳廓積累,形成痛風石。尿酸結晶的重災區是腎臟,嚴重的可導致腎臟衰竭。腎臟在人體內,就像長江入海口,什么東西都堆積在這里,造成擁堵。
痛風的發作使我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因為與痛風經常合發在一起的還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綜合征,這些疾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肥胖,肥胖了必定產生各種代謝紊亂,包括體內的三大代謝通路都會產生相互制約的紊亂。
而肥胖的身體,只要體內糖代謝、脂肪代謝、嘌呤代謝的一個方面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其他兩方面出現問題,嚴重時三大代謝途徑均出現紊亂,嚴重影響生活。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從運動減肥開始。
我自己設計運動和藥物處方
由于醫生的職業特點,特別是科主任,加班加點工作是常事,這樣就不能保證定時定點的運動。我就利用每天上下班的時間走路到醫院。
這樣堅持下來,我的體重減輕了,身體也健康了。幾年內痛風未再發作,每3個月監測一次,尿酸平均血尿酸在200~300mmol/L,只要尿酸保持在300mmol/L以內,體內不太容易產生尿酸結晶,而以往形成的關節腔及腎臟的尿酸結晶在這個尿酸濃度范圍內也會溶解,這樣就避免了痛風的發作。
我家離單位有10公里,只要有時間,我都會走路上班。保證每天累計走10公里。我還利用中午時間,再大約走四五十分鐘。
我現在盡量不參加飯局。因為痛風病人患糖尿病比其他人高出2~5倍。因為痛風既然是內分泌系統的代謝疾病,就與許多慢性病“沾親帶故”,比如冠心病、高血脂癥等。
通過飲食控制嘌呤的攝入量及運動減肥的措施,我幾年內未再有痛風的急性發作,可是好景不長,近來無論怎樣控制飲食,血尿酸還是逐漸升高,經常大于420mmol/L。經檢查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腎臟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我只好每天服用小量的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以便使血尿酸保持在300mmol/l以下。
作為一名醫生我也是極不愿意服用藥物,擔心藥物的副作用,但是為了避免高尿酸引起全身多臟器的損害,還是要小量服用安全性好副作用低的藥物,以保持血尿酸處于低水平。
更多健康生活方式,
① 別痛風APP團隊《2017年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
② 2007-07-05 健康時報 《一位內分泌科醫生自治痛風經歷》(解放軍305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祝開思)
本文編輯:張萌 審稿主任:楊小明
- 標簽:愛情的故事吉他譜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