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腹瀉危害遠大于年輕人,絕對不要置之不理
腹瀉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癥狀,俗稱“拉肚子”。正常人每天排便1次,少數人每天排便2~3次。 腹瀉是指每天排便次數增多,一日可達十余次或更多,糞便稀溏,甚至呈水樣,有時還會帶有黏液膿血。
導致老人腹瀉的原因很多,如細菌和寄生蟲感染、食物中毒、消化不良、外感風寒(如夜里腹部受涼)、水土不適(常在外出旅游時發生)、腸道菌群紊亂,都會引發腹瀉。 老年人的慢性腹瀉也可能是某種嚴重疾病的一個癥狀,這些疾病有肝癌、肺癌、腸癌、胰腺癌、胃癌、糖尿病、肝硬化、甲亢、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等。
就病程長短, 腹瀉分作急性腹瀉與慢性腹瀉兩大類。前者為急性發病,常發生于夏秋季,多在吃了不潔之食之后發生;后者病程超過2個月,常見于結腸炎、肝硬化、腸道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對腹瀉的處理,應依據不同的病癥,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急性腹瀉, 大便常含有濃血,可能伴有發燒等全身感染癥狀,則必須盡快求醫,采用抗生素治療。除此之外,由 暴飲暴食、著涼等原因引發的消化不良和腸功能紊亂、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腹瀉, 通常都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療。
飲食營養指導原則
以往的觀點認為,由于腹瀉時腸黏膜充血、水腫,故應禁食1~2天,以減輕消化道負擔。 現在認為,禁食使人體缺乏能量,會使血糖水平降低。當血糖低到一定程度時,病人便會出現心悸、乏力、頭昏、面色蒼白、出虛汗、暈厥等低血糖反應,甚或可能危及生命。長期禁食或少食還導致人體缺乏營養,使抵抗力降低,進而延緩腸道病變的修復,會加重腹瀉,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如果老人本來就患有營養不良癥或其他病癥,禁食的后果則會更為嚴重。
腹瀉的老人不該禁食,但也不能同常人一樣的吃飯。不管病因是否明確,腹瀉患者都該進行飲食調節。飲食調節應遵循以下原則:
要吃容易消化的少油和少渣的食物
在腹瀉急性期,即起病后8~12小時內, 應選擇藕粉、米糊、魚湯、雞湯(去油)等流質飲食。待病情緩解,則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一天吃4~6餐,逐漸由流質過渡到大米稀粥、小米稀粥、細面條、豆漿、豆腐腦、雞蛋羹、小餛飩等半流質食物。恢復期后2~3天則可過渡到正常飲食,一天吃3~4餐。
病人在腹瀉期間不該吃的食物是脂肪高的肉類食品和油炸的食品,因為此類食品不容易消化。 富含纖維素的韭菜、芹菜、竹筍、菠菜等蔬菜屬于多渣食物,會刺激腸蠕動,加重腹瀉,也不宜吃。腹瀉患者還不宜吃生冷和堅硬的食品。
應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有利于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
要細嚼慢咽
細嚼慢咽不僅能減輕胃腸消化食物的負擔,還有利于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充分吸收。
應避免吃生冷瓜果
老年患者多有脾胃虛弱的表現,梨、西瓜、甜瓜、西紅柿等寒涼性水果會加重病情。病人也不該吃各種冷飲。
要多喝水
腹瀉的老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和電解質失衡, 因此,病人要多喝水、勤喝水。每日的飲水量至少應為1600毫升,便次越頻、便量越大,失水量就越多,老人的飲水量也就應越大。
飲水中可酌加適量白糖、砂糖、葡萄糖和食鹽。糖能補充能量,有利于糾正因為進食少而引發的低血糖;鹽能糾正電解質紊亂。但應注意,飲水中的加鹽量不應過多,如為頻繁的重癥腹瀉,一般一天加10~12克左右(約兩個標準啤酒瓶蓋的容積),就可以了。飲水應溫熱,宜少量多次飲。 老人還可以通過喝溫熱的菜湯、米湯、果汁飲料等方式補水。
特別注意事項
及時就醫
由飲食不節、水土不服等原因引發的急性腹瀉,如果便次不頻,且無發燒等感染征象,經過休息和飲食調理,以及適當的食療,有可能在持續3~5天后自行康復。
但是,要提醒老人及其家屬: 老年人抵抗力弱,腹瀉對老人的危害遠大于年輕人。老人發生急性腹瀉時,往往要丟失大量水分和鉀、鈉等無機鹽,可能會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由此,就可能引發心律失常和酸中毒等并發癥, 如果處理不當或不及時,甚至會引發心腦血管意外或猝死。倘若腹瀉是由致病性細菌感染引起,還可能引發菌血癥、肝膿腫、膽道感染、原發性腹膜炎等疾病。 因此,老人如果一旦突然發生腹瀉,便應及時就醫,不可在家中拖延。
著眼預防
因為老人發生腹瀉,危險性大,所以,就應該著眼于預防。 在夏秋季胃腸道疾病高發時節,老人尤其要重視食品衛生,如飯前洗手、避免吃半生半熟的食品、不吃剩飯剩菜、不隨意在外就餐等;如果在飯店就餐,應采取分餐制。在外出旅行和參加宴請時,老人還應注意食有節制,要少食油膩,避免暴飲暴食等。
中醫食療方與民間驗方
中醫認為腹瀉主要是由于濕盛與脾胃功能失調所致。以下介紹幾款適合老年腹瀉用的中醫食療方與民間驗方,患者不妨一試。
山藥糊
取干山藥片60克,軋細過篩,加開水調糊置爐上,用筷子不斷攪動煮熟,或放入微波爐中加熱至熟。每日服2次。山藥有健脾止瀉、益腎固精的作用,本方適合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瀉。
茯苓粥
取粳米50克與紅棗7枚,加水煮粥,粥將成時,加入茯苓粉30克,邊用筷子攪拌邊加熱,至粥沸,加少許白糖調味,即成。每日早晚餐時各服半量。茯苓在中藥店有售。本方有健脾利濕,調中止瀉的作用,適合遷延難愈的腹瀉。
姜茶
取生姜100克,切片,與綠茶30克一起加500毫升清水煮沸,放冰箱冷藏。每日取1/7,加開水300毫升許,上午飲,連服1周。此方適合喜食熱食的體質偏寒者的夏季腹瀉,可振奮脾陽,利濕消暑。
蒸蘋果
將蘋果1~2只洗凈,切塊,放碗內上蒸鍋隔水蒸軟,分3~5次吃,吃時去皮去核。本方適合各式急慢性腹瀉。
健康觀點
引發老人腹瀉的原因十分復雜,如果因致病原因不明確而拖延,就可能隱藏極大風險。
所以,在使用中醫食療方與驗方治療老人腹瀉的同時,必須積極查找病因,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對原因不明的腹瀉,尤其是經久不愈的慢性腹瀉,萬萬不可等閑視之,不能只治標不治本。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老年人該怎么吃》 劉政、李學娟
- 標簽:內蒙古民族大學教務網絡管理系統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