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畔院落生活范本 國風長安·云棠璀璨亮相
基址國脈,傳承國風。8月16日,國風長安·云棠實景疊院樣板開放暨城市溯源文化論壇,細數北京城之變遷,尋回精神貴族的歸屬地,開啟了一場城市尋根之旅。為應邀客戶、媒體記者,帶來了獨特的城市院落生活體驗。
京味文化,找尋最初的記憶
北京有著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京味文化是代表北京地域特征的文化符號,具有獨特的人文價值。古都北京經過數百年的社會變遷,很多代表性的京味文化正在逐漸消失。
國風長安·云棠為了找回最初的北京記憶,邀請書法老師為嘉賓書寫扇面,并在樣板間舉辦體現流金歲月的北京老照片展。獨具傳統色彩的拉洋車體驗,更是吸引了不少嘉賓的拍照熱情。濃郁的京味文化,讓大家重溫了幾十年前的北京。
實景疊院,城市院落范本
此次活動,人民網、新華網、北京青年報、地產中國網、藍地產、新地產財經、網易、鳳凰、新浪樂居等近50家高端主流媒體到場,首度大規模進行的實景疊院樣板品鑒活動。陣容震撼,現場熱烈,是近年來北京樓市樣板間開放活動少有的規模。
品質實景呈現,美好生活可期,為了讓客戶對新時代下的院落生活有更直觀和真實的感受,并提前見證項目的建筑品質,國風長安·云棠在項目內打造了實景疊院樣板間。新中式的設計風格和院落文化的傳承,滿足了老北京百年古都厚重的居住情懷,也更好的詮釋了內城的院落生活。
解讀城市價值,品味院落生活
樣板間開放當天,項目展示中心舉辦了以“城市溯源文化論壇”為主題的論壇活動,邀請到世茂華北區域企劃總馮雪飛、世茂國風長安·云棠項目總李英濤、世茂國風長安·云棠項目營銷負責人劉大路等各位領導;以及著名節目主持人阿龍老師;北京東城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榮獲過多項攝影獎的吳強老師;著名財經評論家水皮老師,一同探討了城市的院落文化和生活。
世茂國風長安·云棠項目總李英濤在活動現場致歡迎辭,對到場嘉賓和媒體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李總對世茂的匠心精神做了解讀,介紹了國風長安·云棠項目自身的傳承精神和產品打造理念,表示了項目今后將繼續堅定不移的堅持“傳承與再造”的理念,在內城中央營造一種靜謐的院落生活。
論壇上,阿龍老師、水皮老師、吳強老師分別就所屬不同行業領域對院子的看法和觀點進行了闡述和分享,并講述了自己眼中的城市院落生活。
著名節目主持人阿龍老師以獨特的文化視角,分享了他眼中的北京院子:“院子,占盡了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天合、地合指的就是院子的采光、朝向,而我們的院子也是坐北朝南,采光和通風都有;人合是指中國人對家庭倫理的一個觀念,我們樣板間每一層都有它的功能,主臥、次臥、兒童房、保姆房等,很好的劃分了倫理道德的層次;己合,則是指院子里的生活情調,春看海棠花開,秋觀落葉,冬日隔窗觀雪,屋里自己涮著火鍋,聽著鳴蟲,這是很悠然自得的享受。
阿龍老師還特意強調了:“我們項目案名‘棠’用的非常好。因為海棠樹,就是以前北京的院落,包括醇王府花園,也是以海棠著稱。“
作為從小生長在城市院子里的“老北京”,吳強老師與胡同和院子有著不解的緣分。因為一個機緣巧合,她開始用鏡頭記錄北京,活動現場吳強老師也將傳統的北京和歷久彌新的北京呈現在了大家面前,并分享了自己對北京多年來居住變化的感受。
此外,水皮老師也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城市發展的三個階段,而房地產在此過程中承擔了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角色。水皮老師談到:“北京基本上是被新建筑所替代,包括我們今天看到的國風長·云棠的實踐,就希望再把院子重新帶給我們消費者,它不是一種簡單的回歸,而是隨著經濟發展,生活品質提升的一種象征。
就項目所在區域而言,水皮老師認為:“京西是人文翡翠之地,它也是政務區和高品質的居住區,但關鍵是外部環境,西邊就是西山,所以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說也好,這個應該說是京西的特點和優勢。”
城市中央 難得一院
院子,是中國獨有的居住文化,也是中國人骨子里的情節。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影視作品,都不缺乏院子的素材。如今高樓大廈取代了亭臺樓閣,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院子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夢想。
國風長安·云棠是限住令后,西四環內少有的高端改善住宅,項目充分考量“老北京”的居住文化情結,以北京傳統院落文化為藍本,融合千年的坊巷格局,在長安街畔打造的國風疊院,讓北京重回城市里的院落生活。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