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yè)智能創(chuàng)新聯合實驗室成立
9月4日,保險業(yè)智能創(chuàng)新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第三方保險科技平臺豆包網聯合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正式對外發(fā)布該實驗室首期研究成果及二期的規(guī)劃方向。
保險產品條款是投保、核保、核賠、理賠的重要依據,也是保險大數據分析的基礎,然而現實中保險產品不僅分類復雜、條款設計復雜,而且標準數據缺乏,用戶理解困難。因此,保險業(yè)智能創(chuàng)新聯合實驗室將注意力首先放在了保險條款上。據實驗室主任、北京大數據研究院自然語言處理與認知智能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趙東巖介紹,實驗室首期目標是圍繞保險產品條款的智能解析,構建保險產品知識圖譜。
實驗室率先發(fā)布了保險產品條款智能解析引擎(PPE)。該引擎可以對版式文檔(PDF)進行智能解析,通過結構化提取和通過版面理解、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以及文本分析、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等核心技術,實現全自動、高精準度的保險產品條款智能解析,且已申報相關發(fā)明專利4項。目前,實驗室已對2萬多個保險產品條款進行了解析,對其中的3000多個重疾類保險產品條款進行了深度解析。
實驗室保險語義知識庫(PME)已收錄知識圖譜節(jié)點4.2萬個,且還在持續(xù)增加中。實驗室從智能解析引擎到知識庫,通過保險產品條款深度解析,提取語義標簽,形成了保險產品條款知識庫圖譜。目前實驗室的知識庫擁有上百家保險公司2萬多款保險產品,其中重疾險3100多個,承保疾病4萬項,涉及疾病460種,形成圖譜節(jié)點4.2萬個,關系5.5萬個。目前,這一數據還在不斷增加中。
趙東巖表示,實驗室通過數據采集、數據清洗、知識發(fā)現等手段,構建覆蓋更全面、知識更加精準的知識圖譜。同時通過保險產品比對、量化分析及智能推薦等,為智能核保和智能理賠提供數據、算法及模型,最終實現核保、理賠一體化AI方案。
豆包網CTO孫字弋介紹了實驗室二期的規(guī)劃目標及應用方向。下一步,實驗室將圍繞保險責任的量化與新保險責任的發(fā)現兩方面深入推進。孫字弋解釋,這一應用方向將涉及到如何定量分析一份保險涵蓋的責任,以及對一個如涵蓋意外+重疾的保障方案如何定量描述它的組合責任等,還可以為銷售場景下家庭綜合保險保障缺口提供定量分析。
行業(yè)專家表示,實驗室這一規(guī)劃,可以幫助銷售場景下,保險銷售人員在面對客戶為什么要買保險、能買那些責任、應該買多少保額等這些實際應用問題時,提供更加有效的量化分析工具,從而建立不同場景下的賠付額與責任之間的精確匹配關系。不僅如此,在當前保險產品不斷更新的背景下,如何對一個保險產品快速解析出其保險責任,為銷售人員和用戶提供這款保險產品的獨特性,更為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秦海波)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