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基差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新華社大連9月25日電(記者 白涌泉)大商所基差交易平臺25日正式上線運行。業內人士認為,這將進一步打破現貨定價中的“一口價”模式,推動實體產業更快進入基差定價時代。
隨著期貨市場在產業影響力的日益加深,以期貨價格為基準的基差貿易模式在行業內逐步推廣,基差貿易已經成為企業銷售采購發展的重要趨勢。
所謂基差貿易,有別于傳統貿易定價中的“一口價”及長期協議模式,是指以某月份的期貨價格為計價基礎,以期貨價格加上雙方協商同意的基差來確定買賣商品價格的交易方式。
目前在國內外大宗商品貿易中,基于期貨價格的基差定價逐漸成為主流,國際豆類、谷物貿易及國內的飼料和有色金屬行業經常運用這種模式定價。
據了解,大商所基差交易平臺推出后,首期上市鐵礦石、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四個品種,會在每個交易日發布交易行情,包括但不限于品種、品級、基準合約、基差報價、即時一口價、買賣方向、交易數量(噸)、品級說明、最后點價日及交收日等信息。
“和互換平臺一樣,它也是為實體產業及金融機構搭建的。基差交易平臺還是一個新生事物,未來還需要市場積極參與和支持。”大商所理事長李正強說,下一步,交易所將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規則制度,豐富業務模式,推動基差交易平臺平穩運行。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