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不如求己!中國男籃,這一次別再讓機會溜走
77:73贏下韓國隊,中國男籃終于在深不見底的下坡路上踩了一腳剎車。
中國男籃擊敗韓國
微博熱搜的風格也隨之清爽了許多,從中國隊籃板、無緣16強、李楠戰術、周琦兩罰不中,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男籃險勝韓國、易建聯致命搶斷、郭艾倫連得5分和周琦兩雙,終于看上去不再糟心。
世界杯首戰擊敗科特迪瓦,中國男籃時隔9年重拾大賽獲勝的感覺;6日晚鏖戰擊敗韓國,按說這兩場比賽間并沒隔多少天,但等待的感覺卻要比9年還要漫長。
在一家文字直播平臺上,直至比賽第3節結束,點贊支持中國男籃的人數甚至還遠遠落后于對手。鑒于中韓這對老對手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恩怨怨,任誰都能清晰感受到球迷那股“恨鐵不成鋼”的怨憤。
這短短幾天到底有多難熬?恐怕沒人比中國隊主帥李楠更有發言權。
“確實挺難過、很難熬,機會就在手邊,但輸了一些不該輸的比賽。”李楠說,起初大家都有些沮喪,教練組也一直在想辦法,幫助球員們減壓,希望大家能往前看,把精力集中在過程上,盡快走出這段時間的低谷。
對于亟需用一場有意義的勝利以安撫球迷并重拾自信的中國男籃而言,韓國隊的出現無異于雪中送炭,球隊也沒讓送上門的機會溜走。在中國男籃回歸正軌的過程中,這場比賽的重要性溢于言表。
平心而論,與最佳狀態相比,中國隊的整體表現談不上有多出色;但就這一時間節點而言,再美麗的過程也遠遠不及結果。
正如李楠所說,球隊之前輸掉了一些本不該輸的比賽,盡管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但士氣和心態難免還是會受到影響。全隊的自信心,需要通過這樣的勝利一點點重新建立。
送走韓國隊這個老朋友后,有實力與中國男籃競爭亞洲最好名次的僅剩伊朗。
就在中韓之戰開打前,伊朗與安哥拉的排位賽率先進行。由于事關中國隊競爭奧運資格的形勢,后方同事們也很關注這場比賽的結果,一直在不遺余力地給伊朗隊的對手加油。
前3節兩隊比分緊咬,當安哥拉隊32號喬奎姆命中反超的關鍵三分,也不知是誰深情地高喊了一句“我的非洲兄弟”,語氣很容易讓人感受到“久別重逢”的那種喜悅。
可當末節爆發的伊朗隊一點點將分差拉開,大家只得悻悻地把視線移回電腦屏幕,細心鉆研起中國男籃的出線形勢。突然一位同事幽幽地說:“咱們好像還是跟菲律賓隊關系更緊密一些……”(若菲律賓下輪擊敗伊朗,中國隊形勢大好)
另一位同事接過了話茬兒,他深深嘆了口氣:“說到底,咱們自己得贏啊。”
要想踏踏實實抓穩在意的東西,看別人眼色終究難以長久。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得靠自己。
啃下韓國隊這塊“硬骨頭”后,中國男籃本屆世界杯只剩下尼日利亞這最后一個對手。在東京奧運會資格的爭奪中,相比其他亞洲球隊,此刻中國男籃勝場占優、小分也占優。
就好像一場比賽臨近終場,咱們不僅領先1分,還手握球權。相同的球既然已經輸過一陣,就斷不該再有第2次失手。這一回,咱一定要把機會牢牢按死在自己手中。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