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供暖季 礦工忙采煤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5日電(記者李云平)眼下,我國東北地區最低氣溫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開始進入供暖季節,作為我國東北地區重要煤企的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3000多名員工堅守工作崗位,全力做好電煤供應工作。
國慶期間,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扎哈淖爾煤業公司工人李巖霖和往常一樣,繼續工作在采煤一線,這是他連續5年在采煤一線度過國慶假期。
李巖霖是扎哈淖爾煤業公司儲運加工部的一名員工,主要負責礦里8000多米膠帶機及19個運行驅動站的巡檢、保養工作。他告訴記者:“今年國慶我原本答應家人一起度假,但由于東北地區進入供暖季節,煤炭生產又到繁忙階段,我主動放棄休假,和工友們一起產電煤、保供應。”
扎哈淖爾煤業公司年產能為1800萬噸,是我國東北地區的重要能源基地。該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徐長友介紹,國慶期間,在確保生產安全、工人輪休的同時,他們采用四班三倒的方式組織生產,共有400多人堅守在生產一線,緩解內蒙古東部以及我國東北地區電煤供應緊張的局面。
在距扎哈淖爾煤業公司20多公里之外的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礦生產現場依舊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南露天煤礦始建于1981年6月,年產能為1800萬噸,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建設的千萬噸級現代化露天煤礦。連日來,工人任彥武每天按部就班到崗工作,認真操作半連續排土機。隨著他發出走車指令,重達700噸、每小時4500立方米排土能力的半連續輸巖系統開始工作,將破碎后的剝離物運送至排土場。
任彥武說:“國慶期間,我和兒子任宇都沒有休息,堅守在采煤一線,我們煤炭工人要用實際行動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是一個煤炭、火電、新能源、電解鋁、鐵路、港口等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大型綜合能源企業,在霍林河和白音華地區共有5座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年產能達8100萬噸,主要負責東北地區的煤炭供應,是內蒙古東部及東北地區重要的煤炭生產企業。
據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總工程師袁廣忠介紹,國慶長假期間,該公司下屬的5個煤礦全部滿負荷生產,共有3000多名員工堅守在工作崗位,平均每天產煤16.5萬噸,可累計產煤115萬噸左右,充分保障我國東北地區電煤供應。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