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創新生態,促進人才匯聚
9月27日,第二屆“京津冀—粵港澳”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總決賽在未來科學城舉辦,這是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北京未來科技創新中心承辦的國際性創新創業賽事。大賽以“創享未來城市”為主題,以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政策創新等方面為切入點,旨在圍繞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改革,探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搭建高校與社會創新創業青年人相互交流的平臺。
如今,這樣的平臺在未來科學城內已經搭建了很多。此前,正是在一次“產業發展·跨界融合”的講座中通過溝通交流,同在未來科學城入駐的央企科研機構中國商飛夢幻工作室和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公司,找到了新能源和飛機制造的契合點,隨即共同發起了“靈雀H”新能源驗證機的研制。經過2個多月的探索,完成了“靈雀H”新能源驗證機4個構型10架次的試飛任務,進一步推動了未來科學城跨界融合的創新發展。
作為中國商飛北研中心夢幻工作室“靈雀”項目負責人,張馳介紹,正是未來科學城這個“媒人”搭建的創新平臺,使他產生了將氫燃料電池用到靈雀驗證機上的靈感,也正是一次這樣的跨界融合,使得“先進能源牽手先進制造”“靈雀H”新能源驗證機在今年1月成功首飛,未來民機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取得了新進展。
據了解,為了更好的為人才創造環境,構建國際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發揮央企研究院集聚國際人才主陣地的作用,進一步搭建國際人才事業發展平臺,未來科學城圍繞國際人才在華居留、工作、生活,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創新服務模式,爭取優惠政策先行先試,全方位解決國際人才在華工作生活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同時,進一步推動國際間協同創新,豐富國際人才交流形式,集聚國際化企業機構,構建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目前,在未來科學城,有三個重點區域已基本建成,這些區域分別為各類人才提供了干事創業的優質平臺。
第一個區域即未來科學城東區一期,這里中央企業研究院集聚,圍繞先進能源、關鍵材料、先進制造等領域開展技術創新。目前,已入駐國家電網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中國華能、中國商飛、中國電子等14家中央企業下屬的100余家研究院、科技型公司,集聚了各類科研管理人才超過1萬人,擁有實驗設施設備400余套。
第二個區域是未來科學城西區的生命科學園。該區域集聚了大量“國”字號科研院所,擁有國內一流的科研創新體制和人才激勵機制,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目前已成為國內一流的生命科學研發和產業聚集區。園區現有研發機構、企業480家,各類人才超過2萬人,其中長期在這里工作的院士和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就有近60人。
第三個區域是沙河高教園。沙河高教園今年6月被納入未來科學城整體規劃范圍,目前高校片區和居住片區基本建成,配套片區規劃也已經穩定,短時間內將啟動建設。該區域的特點是開展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這里前期已經有了良好的科研人才集聚基礎,已入駐6所教育部直屬高校,所屬16個學院和5個一流學科整建制進駐,師生總數已經超過6000人。
在未來科學城內,北京的母親河——溫榆河穿城而過,3個大尺度公園、160公里的生態綠道正在建設當中,全力打造溫榆河綠色景觀走廊。作為北京首批國際人才社區試點,未來科學城東區一期正積極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建設,高起點打造國際人才大廈、國際學校、國際醫療中心,高品質居住、商業、文體休閑6類國際人才服務基礎設施,形成了具有未來科學城特色的國際人才社區硬件支撐。在這里,各個創新主體都被不同類型的大尺度公園環抱,城市建設張弛有度、各種配套設施覆蓋齊全,城市環境優美如畫。優質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各具特色的事業發展平臺,鑄就了各行各業人才的匯聚。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