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類基金大漲 機構密切跟蹤伺機而動
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9月16日,嘉實原油、華寶油氣、諾安油氣等多只原油相關基金大漲。部分機構認為,供給端短期受影響,利好油價,但后續影響將取決于沙特油田的復產速度,仍需要密切跟蹤。
油氣板塊表現良好
在原油價格大漲影響下,昨日A股相關板塊表現良好。數據顯示,采掘服務板塊以4.20%的漲幅領跑各大板塊,其中,通源石油、貝肯能源漲停;石油礦業開采板塊的漲幅也達到1.98%,洲際油氣和新潮能源分別上漲6.77%和4.69%,中國石油上漲3.50%。
與此同時,上市基金中的原油類基金昨日同現大漲。數據顯示,從市場表現看,嘉實原油上漲7%;華寶油氣上漲4.29%,單日成交額達3.26億元,創2016年以來新高;諾安油氣上漲5.20%;國泰大宗上漲4.93%。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上市基金凈值波動并不完全復制原油價格走勢。根據基金半年報,華寶油氣的業績比較基準為標普石油天然氣上游股票指數(全收益指數),基金原則上采取完全復制策略,即按照標的指數的成分股構成及其權重構建基金股票投資組合,并根據標的指數成分股及其權重的變動進行相應調整。
嘉實原油半年報顯示,其業績比較基準為100%WTI原油價格收益率,通過嚴格的投資紀律約束和數量化的風險管理手段,力爭獲得與業績比較基準相似的回報。該基金屬于基金中基金,主要投資于全球范圍內的原油主題相關的公募基金(包括ETF)及公司股票,且主要投資于境外市場,投資者需承擔匯率風險以及境外市場的風險。
后續影響仍待觀察
針對油價后期走勢,多家機構表示仍需觀察,若持續上行可能導致現有的大類資產配置需要調整。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今年以來,受全球貿易因素影響,多家能源機構對原油需求預期較為悲觀,其中IEA已連續三次下調全球原油需求增長預期,預計2019年原油需求增長量為110萬桶/日,2020年為130萬桶/日。IEA8月數據顯示,OECD石油消費已連續三個季度下降,尤其是燃料油和石腦油降幅較大。而另一方面,美國在6月已短暫超過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國,隨著Permian盆地外輸管道瓶頸消除,頁巖油出口能力有望進一步提高。本次沙特油田遇襲,供給端短期將受影響,利好油價,后續的影響將取決于沙特油田的復產速度,展望2020年,原油市場供需相對寬松的格局仍將持續。
南方基金表示,沙特遇襲事件對全球油價應會產生擾動,但該影響應是一個短期擾動,對長期原油價格影響不大,原油供給缺口大概率會很快填補。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沙特將對襲擊影響進行評估,預計能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原油生產。二是當前OPEC正在實施主動限產措施,將全球原油產量控制在當前水平。如果油價上漲過快,OPEC可迅速釋放產能,填補原油供給缺口,穩定市場價格。三是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自產原油與本國原油儲備充足,目前原油為凈出口狀態。因此,預計短期WTI原油價格上升至55-65美元/桶的舒適區間較高位置,但隨著供給缺口的迅速填補,維持原油價格大概率處在55-65美元/桶的判斷。
國壽安保基金表示,原油價格在中秋假期間出現了比較顯著的壓力,主要是沙特原油供給可能出現波動,目前仍無明確的信息確定這種供給不足的持續時間,后續需要密切跟蹤。如果油價因為特殊原因出現比較快速的上行,尤其是持續性的上行,可能會導致現有的大類資產配置需要做一些調整。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