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有了新路徑 企業將享受哪些政策紅包?
原標題:產教融合 改革有了新路徑(政策解讀)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試點布局建設50個左右產教融合型城市,在試點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內打造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教融合型行業,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
我國為何要試點布局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企業將享受哪些政策“紅包”?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產教融合改革由“破冰期”邁入“深水期”
為更好地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在全國統籌開展產教融合型城市、行業、企業建設試點,并通過試點,在產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創新上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借鑒的經驗。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統籌產教融合型城市、行業、企業等3類試點對象,就是要發揮城市承載、行業聚合、企業主體作用,建立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改革新路徑新機制。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認為,提出“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改革推進機制,明確“創新產教融合重大平臺載體”,以重點帶動全局,標志著深化產教融合改革正由“破冰期”邁入“深水期”,成為引領新時代教育、人才、產業、經濟變革的戰略方向。
城市是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載體,是改革政策落實的主節點。
“將各項改革任務壓實下沉到各個地級城市,目標是解決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建設產教融合型城市,是要構建產教融合改革的“基本盤”。在試點數量上,不宜“堆盆景”,必須具備一定數量,占有一定比例,體現一定代表性。
據初步統計,截至2018年,我國地級以上城市,中高職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在校生人數10萬人以上的有100家左右,全國500余家國家級開發區絕大多數也位于地級以上城市。
“選擇50家城市開展試點,完全具備相應軟硬件基礎支撐。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將覆蓋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50家城市綜合平衡,除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較好的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外,每個省、自治區重點打造1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