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勢蝶變創宜居生態 世茂香頌詮釋香河城市花園生活
伴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不斷推進,北京城市發展重心逐漸東移,以通州副中心為核心的東部區域開始承載更多首都功能,“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正逐步成形。位于京津冀核心發展區域黃金節點的香河,正面對著時代發展帶來的嶄新機遇。
7月18日,在香河世茂香頌項目,“世界城市 花園中心———北京副中心生態住區價值論壇”邀請來自地產、金融、城市規劃、生活方式各界的嘉賓齊聚香河,共話香河蝶變。
香河蝶變繼續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中國發展戰略學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鄒平座
與過去相比,香河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因為中國的發展,香河也在迅速的發展。”鄒平座指出,我國已由過去的大城市發展轉向經濟圈戰略,京津冀、港珠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建設全面啟動。作為京津冀一體化中的明珠,香河將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巨大。高毅存表達了同樣的想法,他同時指出,香河已經融入了京津冀一體化的宏偉戰略中,并將成為全局戰略的重要棋子和關鍵環節。
世茂華北地區公司營銷助理總監丁滬
田禾苗與丁滬用體驗和數據來描述香河的變化及潛力。作為騎行愛好者,田禾認為,近幾年的香河開始與足球、籃球、騎行、大運河產生了更緊密的聯系,隨著大運河的發展,香河將擁有更加綠色的前景。丁滬指出,北三縣中,香河在可發展性和可利用性上展現出極高的潛力,體現出了成為城市副中心后花園的特質。
副中心時代居住 繁榮宜居成關鍵詞
高毅存指出,大規模的城市向人口流動是城市化進程的普遍規律,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化,郊區化(即城市人口向郊區遷居)將逐步成為主流趨勢。目前,世界各地大城市的發展進入了大城市聯名帶、都市圈格局,世界上已有多個得到業內公認的城市圈,中國的珠三角、長三角以及京津冀環渤海都市圈位列其中。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城鄉院總規劃師、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原秘書長高毅存
京津冀城市圈中,北三縣擁有較好的物理屬性與較高的宜居條件。丁滬指出,北三縣與國貿中心、副中心都有著較近的距離,隨著京唐城際高鐵等重點工程完工,交通還將更加便利。此外,香河區域不再同以往一般依靠單一產業,隨著各式產業、園區、生活區域布局的完善,香河的生活方式還將變得更加宜居。鄒平座補充,對于香河來說,平衡而優質的產業布局對香河產生著積極而重大的影響,“伴隨著香河未來的推進,人們的居住條件將發生革命性、結構性的變化。”
不論身處何地,人們對于舒適居住的追求從未改變。田禾表示,只有好的地方才吸引人,才是生活品質的一個向往,而香河區域的大運河概念,正是對舒適人居的回應。
舒適花園城市生活
“理想的居住環境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田禾指出,雖然由于不同的性格與需求,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偏好會有所不同,但空間和綠色是許多人都喜愛的元素,花園恰好是融合了這兩大元素的選擇。從香河與花園,說到世茂香頌,丁滬與大家分享了幾個具體數據:樓間距約1.5倍,得房率約85%,容積率約1.75,“約1.75的容積率代表了整個項目的居住環境,而對于居住環境來說,人文綠色是最大的支持。”通過真實數據,世茂香頌在為居住者打造一個真實的城市花園。
北青文化副總、北京籃球運動協會副主席、北京自行車運動協會常務理事、在地球騎行創始人之一田禾
“未來的房子將更宜居、更加貼近自然,人跟自然接觸是真的人文藝術。”鄒平座認為,未來香河的經濟定位將是生態、公園、旅游,甚至是北京后花園。高毅存同樣指出,香河有著尚未被過度城市化的現狀、豐沛的自然資源、逐步完善的立體交通網絡,有為人們提供舒適花園城市生活的能力。
在選擇房子的同時,人們也在選擇著與之相關的生活方式。在將理想落地于現實的同時,世茂香頌也規劃著值得期待的未來。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