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之名,在敦煌與世界“牽手”

9月2日晚,中外聯袂文藝晚會《相約敦煌·2019》精彩亮相。
新甘肅客戶端敦煌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以藝術之名,赴一場敦煌與世界的約會。9月2日晚,作為“一會一節”閉幕式文藝展演的重要內容,中外聯袂文藝晚會《相約敦煌·2019》精彩亮相敦煌大劇院,來自拉脫維亞、摩納哥公國等中外藝術家們相聚敦煌,聯袂演繹一場連接歷史與當代、世界與中國的文化盛宴。
晚8時,演出在歌舞《七彩絲路》中拉開帷幕,以激情飛揚的歌舞,展示了絢爛多彩的敦煌文化,表達了甘肅兒女對遠道而來的嘉賓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問候。緊接著,加拿大籍華裔著名鋼琴家林盈、摩納哥公國蒙特卡洛愛樂樂團小提琴演奏家張樟母女同臺,與甘肅省歌舞劇院民族交響樂團的藝術家,聯袂演奏了中外經典曲目《巴赫前奏曲》《太陽頌》和《牧歌》;舞蹈《青花瓷》將芭蕾舞和古典舞完美融合,美輪美奐;由馬少敏等名角演唱的《梨花頌》《楊門女將》《鍘美案》等京劇選段組成的京劇聯唱《國韻芬芳》,韻味綿長;由劉家豪等世界武術冠軍帶來的武術《鏗鏘力量》剛柔相濟、筋健有力,折射出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氣概和奮發向上的風貌;民族歌舞《節日盛裝·天堂草原》和《力加最動人的旋律》跨越了國界和民族,傳遞出哈薩克族和蒙古族以及拉脫維亞等國兒女,對幸福生活的熱情謳歌和對美好未來的真切向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萬山紅帶來的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祖國在微笑》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激情高昂;整場演出在演員齊唱《相約敦煌·2019》中圓滿落幕。

戴海霞演唱《月牙泉》。
歌舞《相約敦煌》。
武術《鏗鏘力量》。
摩納哥公國蒙特卡洛愛樂樂團小提琴演奏家張樟演奏小提琴。
京劇聯唱《國韻芬芳》選段《梨花頌》。
舞蹈《青花瓷》。
民族歌舞《節日盛裝·天堂草原》。
拉脫維亞藝術家帶來的舞蹈《里加最動人的旋律》。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萬山紅深情演唱。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還特聘杰出藝術設計家、教育家常沙娜擔任藝術顧問,常沙娜還懷著對敦煌的深厚感情,登臺講述自己的“敦煌情緣”,并向“一會一節”組委會贈送了摹繪敦煌的畫作;旅居拉脫維亞的著名畫家張紅戈也向“一會一節”組委會贈送了演出現場速寫作品。
常沙娜先生贈送作品。

著名畫家張紅戈贈送速寫作品。
據悉,此次演出以弘揚絲路精神、助推“一帶一路”建設為宗旨,舞蹈、聲樂、器樂、雜技、武術、戲曲等豐富藝術樣式,充分展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別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和水乳交融的多元文化,體現合作、交流、共贏、共享的主題,以豐富的藝術樣式營造出歡樂、喜慶、厚重、大氣的文化氛圍。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今年,雖然是中外聯袂文藝晚會《相約敦煌》連續舉辦的第四屆,與往屆相比,但依然‘看點多’‘亮點多’,且在創作和立意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和創新。”《相約敦煌·2019》總導演楊建仁如數家珍:一是藝術樣式更加豐富,演出不僅融合了戲曲、武術、美術、民族歌舞等形式,還吸納、萃取了世界各地的藝術精華,融合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元素,且全部為原創節目;二是舞美設計更加豐盈,不僅突出敦煌元素,且在舞美上首次采用完全吻合節目的視頻背景和音樂旋律;三是舞臺效果更加立體,首次增加冰屏,使舞臺效果更加生動立體,舞臺色彩更加豐滿逼真;四是節目更加特色鮮明,今年首次采用節目“套娃組合”形式,大節目可拆解為三至四個小節目,節目里套節目,比如歌舞《七彩絲路》中就套有舞蹈、雜技、女聲獨唱《月牙泉》等節目;五是參演演員水平一流,比如武術《鏗鏘力量》中不僅有甘肅省武術隊、蘭州大學武術隊的隊員,還特邀3名世界冠軍、9名全國冠軍以及2018全國青少年武術套路錦標賽冠軍參演。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