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足珍貴!他們的婚姻與共和國同齡
彌足珍貴!他們的婚姻與共和國同齡

1954年姬連信先生與妻子合影。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在新中國成立的喜悅中,在甘肅臨洮,一對青年結為夫妻,開始了他們人生的新歷程。2019年9月22日中午,92歲高齡的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離休副教授姬連信先生和88歲高齡的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退休干部司梅嵐女士,迎來了他們結婚70周年的紀念。他們的婚姻和共和國同齡,他們的家庭,是共和國騰飛的見證。
今天,就讓我們聆聽姬連信老先生講述的故事。
講述人:姬連信 92歲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離休干部、副教授、民盟盟員
A 步行到蘭州,小店中迎來蘭州解放
讀書上學,結婚成家,教書育人,互敬互愛,僅此而已。然而,時光無情,歲月有痕,在我們九十年的人生歷程中,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經驗教訓。
1927年中秋,我出生于甘肅省臨洮縣玉井鄉黃家灘村的一戶耕讀人家,當時家里耕種著近百畝水田,開著磨房和煙房。家里做些川貨生意,七八匹騾子的馱隊,將臨洮產的水煙(黃煙)運往四川江油、中壩,回來時又將四川的卷煙和白糖、紅糖等川貨馱回來,批發到當地市場,家境殷實。
上世紀30年代,在我父親倡導、參與下,莊上利用村北頭的山神廟辦起義塾,我們就在這里讀書。
1942年秋,我考入臨洮農校。1944年秋,我和好友宋啟榮、邱兆倫、董文中、史國祥,共同組成“洮畔文藝社”,后來,五人都考上了大學。當時,農校老師中的地下黨員王天一、裴天宇,人品高尚、學風嚴謹,其言其行,對我們的成長產生了很好的影響。
1947年夏天,我從臨洮農校畢業后,與幾位同學好友結伴步行來到蘭州,起早貪黑整整走了三天,在蘭州一家小書店找到了一份工作。1949年“8·26”,蘭州迎來解放。甘肅省新華書店接收了我們七八個人的小書店,我們以工人身份參加了革命工作。那是難忘的歲月,除供吃飯外,每人每月發給兩個銀元的零用錢。我們無憂無慮,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中。
1949年末,我請假回老家,經同學介紹與鄰縣康樂縣虎關鄉二十里鋪的司梅嵐相識,經過一個多月準備后,于農歷臘月十八結成伉儷。此時,解放才4個多月,我們的婚禮極其簡單,無新俗又無舊規,只有四五個好友參加。可謂是一個新時代的婚禮。婚后,過完三天春節,我便獨自來蘭上班。直到幾個月后,我在五泉山下租了一間10平方米的房子,夫妻倆才算團聚了。吃的是五泉山的泉水,生活十分艱苦,但其樂融融。當時從臨洮到蘭州,路途漫漫,還要翻越七道梁,坐馬車需要3-4天,那幾年,從臨洮到蘭州的路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