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聲音點亮生活 喜馬拉雅培訓視障主播助殘顯成效
梁長玉報道 喜馬拉雅700萬主播中,有一部分主播無法看見世界的光明,只能用聲音感知周遭,他們是視障人士。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節,喜馬拉雅推出了盲人節特別企劃。
特別企劃中,喜馬拉雅推薦了6位視障主播的故事。昵稱“窮開心廣播”的主播是一個視障按摩師,也是一個認真的說書人,在喜馬拉雅5年,他終于有了自己的團隊,成為專職說書人。
與其他視障主播不同的是,一位昵稱叫“二黑網絡廣播”主播專門用搞笑的方式播報新聞,讓大家在繁忙之余,能夠會心一笑。
需要提及的是,還有位視障主播叫劉志偉,他早已是視障人士圈中的“名人”。十多年前,他寫信給中國殘聯主席,呼吁關注視障人士權益,張海迪特意和他通話,并表示要將相關建議都有關部門反饋。
視障人士用聲音點亮生活
11年前,數百位視障網友發出集體倡議書,呼吁互聯網不要忘記殘障人士。倡議書中,視障網友指出,驗證碼阻礙視障上網,給他們瀏覽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劉志偉便是代表人物。他們的這一倡議獲得了張海迪的回應,多家媒體跟進報道,共同為“網絡無障礙”努力,新浪等網站陸續推出了語音驗證碼。
事件過后,劉志偉的生活歸于平靜。他自小喜歡聽單田芳的評書,早年時候他也思忖過在電臺謀求一份工作。
在參加喜馬拉雅試音時,他沒有透露自己的視障人士身份,和大家一起同臺競爭,沒有受到特殊照顧。最終結果很理想,他成功了通過了試音,并成為喜馬拉雅主播中大軍的一員。
劉志偉愿意抓住每一個機會去呼吁,讓普通人了解視障群體的生存現狀,他的經歷證明,視障不只有做推拿一種選擇,也可以多元化就業,用聲音感染更多的人,而且可以和普通人過得一樣好。
喜馬拉雅用聲音為助殘事業貢獻力量
不僅僅針對視障,喜馬拉雅對殘障人群體傾注了大量心血。自2018年起,喜馬拉雅與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殘聯合作,共同開展了30期殘障主播培訓項目,組建了專業導師團,對殘障人士進行符合其特點的主播培訓。
課程設置從理論到實踐,內容豐富,涵蓋了節目內容如何搭建、有聲書節目制作、音頻錄制剪輯等多項技能,幫助殘障人士融入社會,實現個人價值。
陜西省盲協主席、全國自強模范康小峰表示,喜馬拉雅以其音頻的優勢,內容的豐富,已經成為全國大多數視障人士獲取知識和文化不可或缺的途徑和手段,極大地豐富了視障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喜馬拉雅開展的聲音就業創業孵化項目也幫助了很多殘障人士實現了就業增收,提升他們的自信,推進了更多的殘障人士實現個人成長和社會融入。
寧夏回族自治區殘聯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韓衛東感慨道:“喜馬拉雅長期以來致力于助殘公益,通過聲音就業項目的推廣實施,為殘障人士開拓出一條新的就業創業之路,讓一部分愛好聲音,自強不息的殘障人士活出了自信,活出了精彩,找到了奮斗的方向!”
此外,喜馬拉雅還不斷推進殘障人士主播培訓常態化和場所固定化,率先與北京東城區殘聯合作,共建國內首個殘障人士網絡主播培訓基地。培訓基地設置專業的錄音棚、有聲圖書館、主播孵化等多種功能區域,為殘障人士聲音就業、聲音創業提供一條龍的主播培訓和孵化服務。
截至目前,喜馬拉雅殘障人士主播培訓已開展30期,覆蓋9個省市,培訓1000余人,其中100余人成為簽約主播,充分展現了喜馬拉雅的社會責任感及對中國助殘事業所做的貢獻。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