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藥博會”】民樂縣每年投入2000萬元資金助力中藥材產業發展

每日甘肅網民樂8月23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楊紅麗)今日,記者從第二屆“藥博會”民樂縣分會場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獲悉,為加快發展中藥材產業,民樂縣出臺了《民樂縣加快建設中藥材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先行區意見》,縣政府每年設立2000萬元中藥材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從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倉儲營銷、品牌認證、技術服務等方面進行重點扶持。
民樂縣地處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縣境內海拔由北至南在1589—5027米之間,屬大陸性荒漠草原氣候,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592—2997小時,年均降水量155—501毫米、無霜期78—188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所有耕作區無工業企業和重金屬污染,是生產綠色有機中藥材的理想之地。縣境內野生藥材資源豐富,中藥材品種及名貴藥材較多,已發現的中藥材達80余種,其中人工栽培的有20多個品種。
民樂縣政府副縣長趙富介紹,至目前,民樂縣已培育中藥材合作經濟組織420個,建成中藥材加工企業12家,認定無公害中藥材生產基地10.5萬畝,5家企業取得中藥材GMP、GSP、GAP認證,4家企業的8個中藥材品種取得有機產品認證,投資1.26億元建成“西部藥都”,入駐中藥材種植、加工及營銷企業68家,年交易額達8億元以上。2019年全縣種植中藥材30.5萬畝,種植品種20多個,建成千畝以上種植基地35個,種子種苗繁育基地6個。民樂縣先后被評授為“全省中藥材標準化生產示范縣”、全省唯一的板藍根優勢種植區域,河西地區唯一一個“中藥材種植主產縣”等稱號,被隴藥產業十三五規劃確定為唯一的板藍根標準化種植基地。
2012年7月28日,民樂縣被農業部、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授予“中國板藍根之鄉”稱號。為什么民樂縣能榮獲此稱號?民樂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克舜作出了回復。
一是自然條件優越。民樂縣地處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所有耕作區及耕作區周邊沒有工業企業、重金屬污染,農作物澆灌祁連山清潔的積雪融水,是種植綠色有機中藥材的理想之地。二是管理科學規范。近年來,民樂縣先后制定了板藍根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建立了板藍根種子繁育基地,加快了板藍根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應用。同時,積極引導種植戶開展土壤檢測,大力推廣使用生物農藥、有機肥料,全縣認定無公害中藥材生產基地10.5萬畝,板藍根獲得“優質道地藥材示范基地”認證。三是種苗品質好。1998年民樂縣從安徽亳州引進板藍根進行栽培,產出的板藍根根條粗壯均勻、條長整齊,粉性足、無污染,經省藥檢部門化驗,浸出物含量達42.5%,告依春含量達0.0387%,高出藥典標準1倍以上,備受廣大藥商青睞。四是種植面積大。近年來,民樂縣板藍根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民聯、三堡、六壩、順化、豐樂、新天、南古等鎮均可種植板藍根,板藍根已成為調整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產業。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