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七十年,媒體看交通】從3200公里變成14.32萬公里 甘肅公路通車里程70年增加44倍

董安明正在檢查自家的蜂巢
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8月24日下午2時,隴南市兩當縣金洞鄉栗子坪村64歲的董安明正在檢查自家的蜂巢,因為老伴說今天早上有幾箱蜜蜂“有點熱鬧”,不太消停。已經養蜂養了十來年的董安明檢查之后笑著告訴老伴:“這是蜜蜂們在‘搶糖’,沒啥大事,放你的心吧!”
這真心是一條脫貧路、致富路、小康路
2013年以前,董安明可沒有這么多的笑容。
“那個時候出山的路就是順著河道向外走,整點山貨、土蜂蜜,人背驢馱的差不多要花去多半天的時間才能到縣上,一斤土蜂蜜賣兩三元,已經是非常好的價格了。由于進一次縣城不容易,所以背的山貨也比較多,再找倆人幫幫忙,人吃驢嚼的情況下,賣山貨和土蜂蜜掙的錢也就差不多剛夠本,再買點家里日常用的,就剩不了幾個錢了。”
“2013年之后,當村上的路修通之后,村里人的光景真的是一天比一天好,這真心是一條脫貧路、致富路、小康路!”說起2013年村口建成通車的S218兩(當)太(陽)路,董安明的嘴角頓時上揚了起來。“原來的土路是‘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土’,現在修好了路可是‘下雨不蹺爛泥’,農副產品半個小時就能出山了,蜂蜜也不愁銷路了,包括我自己養的以及幫別人養的,現在差不多養了近500箱蜜蜂,一年下來采著將近兩噸蜂蜜。目前市場價50-80元不等,一年下來就能收入個十來萬......”

采訪團一行走村入戶“看交通巨變”。

隴南市交通局副局長王長才(右)向記者介紹情況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兩當縣牢固樹立“扶貧攻堅,交通先行”理念,包括董子坪村在內的全縣行政村暢通率和行政村通車率實現了100%全覆蓋,全縣已形成鐵路、高速、國道、縣鄉公路等立體交通網絡,為助推兩當縣進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2018年9月,經甘肅省政府批準,兩當縣退出貧困縣行列。
隴南市交通局副局長王長才告訴記者:“隴南交通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20萬群眾的出行難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為隴南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向南開放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截至2018年底,隴南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7萬多公里,公路網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60.8公里,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公路網密度10.3、27.2個百分點,其中,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3萬多公里,占全省的1/8。”

兩徽高速公路航拍圖 員平/攝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