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6分鐘賣1噸黃芪,阿里派員打造禮縣電商脫貧升級版

金秋8月,在禮縣永興鎮捷地村蘋果園里,禮縣丑小鴨蘋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人員正在演練蘋果豐收后的電商直播。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占東 通訊員黃海蕾
金秋時節,禮縣的蘋果掛滿枝頭,漫山遍野的果實在膨大著色中即將綻放又一個豐收。
在禮縣縣城東18公里永興鎮捷地村的蘋果園里,禮縣丑小鴨蘋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鵬博,正與阿里巴巴脫貧特派員尹貽盼圍繞冰糖心優質品種展開一場電商直播演練。
“電商已經進入直播時代了!我們要趕在9月中下旬蘋果采摘之前做好直播準備!”作為禮縣第一個通過互聯網銷售蘋果的商家,趙鵬博說,“我從事電商6年了,今年是第一次在家門口見到了阿里巴巴的專家,這個學習機不可失!”

阿里巴巴特派員尹貽盼(右)正在與趙鵬博討論蘋果電商銷售渠道。
當趙鵬博正在果園里進行直播演練時,在18公里外的禮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趙佩和同事劉欽法正在通過直播推介禮縣黃芪。
而在眼下的禮縣,最近在淘寶上的直播達人號一次性新增了78個,一個號又可以帶動多家店鋪。
作為電商發展較早的禮縣,為何忽然涌起了直播熱潮?這源于今年7月23日夜晚震驚禮縣電商的一次銷售奇跡。
今年30歲的趙佩從2012年開始在淘寶開店賣禮縣產品。今年6月,他試著銷售禮縣的特產中藥材,與蘋果熱銷不同,中藥材銷路難以打開,一個月僅賣出了40多單。正在犯愁時,他受阿里巴巴邀請參加7月23日舉行的阿里巴巴脫貧攻堅公益直播。在淘寶網紅主播烈兒寶貝的推介下,禮縣黃芪直播6分鐘后,在不到兩小時內賣出了1噸。

趙佩的同事劉欽法展示7月23日禮縣黃芪在網上大賣的成績單
這一銷售奇跡一下子讓趙佩和禮縣電商界開了眼。最近一個月,禮縣電商商家紛紛學直播、當網紅。
“電商直播真是太強大了!”趙佩感慨,“在此之前,我們還停留在過去靠圖文展現的階段,而直播更生動更立體更接近實地,也更受消費者信任!”
促成這一銷售奇跡的,是阿里巴巴今年6月派駐禮縣的脫貧特派員尹貽盼。剛到禮縣不久,尹貽盼就了解到了趙佩的難處,在尹貽盼鼓勵下,趙佩半信半疑地參加了7月23日晚舉行的阿里巴巴脫貧攻堅公益直播。

劉欽法正在通過直播推介禮縣黃芪
為了深入助力脫貧攻堅,今年6月,阿里巴巴分別向湖南、山西、貴州、甘肅派駐脫貧特派員展開為期一年的定點脫貧工作。
今年36歲的尹貽盼是一名來自山東泰安的漢子,已經在阿里巴巴工作10多年,是阿里高級社會責任專家。來到禮縣后,尹貽盼在禮縣縣政府的支持下,圍繞電商扶貧展開深入調研、資源對接,以互聯網思維探索有禮縣特色的電商脫貧方案。
“從0到1很難,而從1到100就相對容易了!禮縣在甘肅電商中是起步較早的縣,有著電商基礎。”在尹貽盼看來,電商初級階段,禮縣電商已經實現了0到1的突破,正在釋放1到100的增長效應。而在電商發展的高質量階段,禮縣要從更高一級的0到1率先實現突破。比如,禮縣電商代表趙佩通過電商直播創造的黃芪大賣;比如,禮縣蘋果不僅是賣多少量,還要解決賣多少好的量、好的品牌和口碑的問題;比如,除了賣好蘋果之外,還要解決賣蘋果之外的店鋪空檔期的問題,要完善產業鏈,開發新產品,實現一年四季有熱賣產品的問題……
帶著這些問題,尹貽盼在來禮縣的兩個月里推進了一系列電商資源整合、模式創新的工作。
圍繞阿里內部發起的公益設計大賽,尹貽盼讓阿里員工設計師免費幫助禮縣蘋果設計了嶄新的包裝和品牌形象,今年豐收季,禮縣蘋果就能用上嶄新的包裝和品牌形象;以7月23日黃芪直播大賣為突破點,正在打造繼禮縣蘋果之后的禮縣中藥材網紅產品;整合淘寶大學、馬云公益基金會等資源,在禮縣舉辦引進來、走出去的電商培訓,組織商家開展電商夜話,與當地商家研討如何提升禮縣蘋果附加值;與禮縣縣政府銜接,推進核心產業分層,把產業鏈做到極致,高端蘋果樹立品牌,低端可以深加工,做成果汁、果片……蘋果的產業鏈做好了,可以復制打造當地的核桃、蜂蜜、花椒……這樣一年四季禮縣的品牌農產品都有了。不僅帶動當下,更為未來電商的可持續發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及脫貧之后的鄉村振興打下基礎。

劉欽法正在通過直播推介禮縣蘋果
“一是改變意識,二是提高能力。這是禮縣電商升級版的必然要求,要讓人在互聯網思維下看待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尹貽盼說,“這兩個月讓我感覺重回到了2006年—2007年在阿里拜訪客戶時的日子。那時,我們上門為企業介紹互聯網思維下如何做得更好的經營方案。一個企業一般要做三套方案,一出門一個書包有幾十斤重,時間長了,手都拎得磨出了繭子。如今,在禮縣我也是首先從有潛質、有影響力的電商對接起。你能影響多少有影響力的人,你就能影響更多的人。在電商上的一個訂單,我們看中的不僅是成交額有多少,更看中背后讓多少個家庭受益,幫助多少人就業,這才是更大的價值。”
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執行秘書長孫利軍介紹,阿里對脫貧特派員的選擇爭論了很久,從3月份討論到6月。選人上更是做了立體的分析模型,比如有農村背景、能吃苦,既是人才又得有情懷,又要有能力,還善于與政府對接、溝通。脫貧特派員是阿里脫貧戰略跨出的第一步,在了解縣域情況后尋找如何結合產業、結合長遠做好可持續性的產業方案、脫貧方案。只要有產業基礎,讓農民看到希望就是希望。阿里推動脫貧,表面看是企業,背后是數字經濟體,未來還將推動菜鳥、金融等社會資源落地,促進更加可持續性的發展,希望在禮縣形成樣板,然后進行復制。

阿里巴巴脫貧基金與禮縣人民政府簽約
8月26日,阿里巴巴脫貧基金與禮縣人民政府簽約,宣布進一步加強脫貧合作,在此前電商脫貧、教育脫貧的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健康脫貧、女性脫貧合作。阿里巴巴將攜手禮縣改造50個鄉村衛生室,改善鄉村醫療條件,并將落地“加油木蘭”公益保險項目,為建檔立卡貧困女性提供教育保險和健康保障。在禮縣,阿里脫貧特派員結合當地實際,將阿里脫貧探索出來的教育脫貧、健康脫貧、女性脫貧、生態脫貧、電商脫貧五大方向在當地復制、落地,通過扶持產業、培育電商及教育人才、建立互聯網體系等方式幫助當地找到脫貧致富之路。

禮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展示的禮縣特色產品
“我在禮縣的工作得到了馬老師(馬云)的高度重視,我每周都會向阿里總部發送周報。在釘釘群里,馬老師(馬云)會與我們互動。同時阿里各部門同事一聽說我在禮縣遇到困難,都積極給予大力支持!”尹貽盼說:“禮縣縣委、縣政府也對我的工作給予大力支持,現在我已經被任命為禮縣人民政府縣長助理。這一年希望能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思想,要脫貧致富,關鍵是人才,希望用互聯網思維影響到更多的人,培育人才這個事情做好了影響是長遠的。”

禮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展示的禮縣電商品牌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