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農業氣象服務實用技術手冊》出版發行

由甘肅農氣專家李巧珍編著的《馬鈴薯農業氣象服務實用技術手冊》由氣象出版社出版。
每日甘肅網蘭州8月28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占東)近日,由甘肅省定西市農業氣象試驗站原站長、高級工程師李巧珍編著的《馬鈴薯農業氣象服務實用技術手冊》由氣象出版社出版,并公開發行。
《馬鈴薯農業氣象服務實用技術手冊》是以作者李巧珍近40年從事農業氣象一線業務服務工作的實踐和試驗研究成果編寫而成,書中概述了氣候變暖背景下馬鈴薯生產如何順應天時、調整播期的防災減災思想;闡述了馬鈴薯適宜播種期預測模型的建立及馬鈴薯生產前、產中和產后全程農業氣象預報的撰寫及服務產品案例;介紹了馬鈴薯主要病蟲害的識別,列舉了6種馬鈴薯病害和4種馬鈴薯蟲害;敘述了黑膜全覆蓋雙壟側播馬鈴薯抗旱栽培技術;介紹了馬鈴薯農業氣象試驗研究和馬鈴薯農業氣象指標體系;并以問答的方式介紹了馬鈴薯農業氣象相關知識。
全書共8章,包括馬鈴薯與氣象、馬鈴薯農業氣象預報、馬鈴薯農業氣象服務指標、馬鈴薯病害識別與防治、黑膜全覆蓋雙壟側播馬鈴薯農業氣象人工觀測方法、馬鈴薯農業氣象試驗研究、馬鈴薯農業氣象知識問答、馬鈴薯種植工具。全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著重分析闡述了馬鈴薯農業生產過程如何順應天時、遵循氣候規律來制定主要對策,以應對氣候變暖。該書為馬鈴薯農業氣象服務和研究工作提供了翔實寶貴的文字和圖像資料。
據介紹,在農業生產有了極大提高的今天,馬鈴薯生產仍受到氣象條件的制約,尤其是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馬鈴薯結薯和塊莖膨大期遭遇高溫干旱影響,馬鈴薯結薯少,塊莖膨大受阻,導致減產。如何讓馬鈴薯高產穩產,即怎樣讓馬鈴薯吃飽、喝足、住得舒適,這是我國農業氣象工作者一直探索研究的課題。為了解決馬鈴薯生產中的這一難題,定西市農業氣象試驗站圍繞馬鈴薯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包括分期播種和最遲播種期限試驗、黑白膜全覆蓋增溫對比試驗、當年倒茬試驗等。馬鈴薯農業氣象服務集成應用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馬鈴薯農業氣象服務案例已在全國得到普遍推廣,并成為中國氣象局干部培訓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中國氣象局干部培訓學院甘肅分院等院校的教學案例之一。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