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和之沐家政失聯 余額無法要回 官方:已納入經營異常名錄
多位市民投訴稱和之沐家政“跑路”,卡上的資金無法要回 市場監管部門將其納入經營異常名錄, 部分受害客戶已報警
宣稱以“打造中國家政服務行業第一品牌”為目標的長沙和之沐家政,是一家知名家政服務公司,在長沙市內擁有5家分公司。連日來,多名市民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稱,作為長沙和之沐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客戶,他們已經聯系不上該公司工作人員,此前辦卡的資金也無法要回,通過線上購買家政服務也遲遲沒有工作人員上門。有市民到該公司總部申請退費,發現該公司早已人去樓空。
目前,該公司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納入經營異常名錄,部分受害客戶已經報案。
家政公司失聯 客戶卡內余額要不回
成立于2012年的長沙和之沐家政,是一家提供專業保潔、鐘點工等方面業務的家政公司,在長沙市內擁有天心、岳麓、雨花、芙蓉、星沙5家分公司。幾年下來,該公司積累了一定的口碑,不少市民在該公司辦卡,一次充值服務費數千元甚至上萬元。
市民羅先生的姑姑和外婆都是和之沐家政的老客戶,在姑姑的介紹下,兩年前,羅先生也成為了該公司的客戶。羅先生稱,在該公司購買家政服務按小時計費,每小時幾十元錢,如果一次性充值多,可以享受一定優惠。于是,這兩年下來,羅先生陸陸續續充值了上萬元。
今年7月,羅先生的卡中還剩余4000余元。有一天,當他再次購買該公司的家政服務時,電話卻一直無人接聽,連續幾天都是如此。羅先生感到很蹊蹺,決定到該公司總部看一看。羅先生到該公司總部后,卻發現公司人去樓空。物業工作人員告訴他,該公司早就“跑路”了。
遭遇退費難的不止羅先生一人。市民董女士在該公司充值了服務費6100元,目前還剩余5890元;市民王先生充值1萬元,目前還剩余3000元;市民顏女士卡內還剩3700元……記者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獲悉,今年8月,共有7位市民投訴稱,自己在該公司所辦的卡無法退費。
公司官網稱“因入不敷出停業整頓”
8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公司位于雨花區迎新佳苑的總部進行采訪,迎新佳苑的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家公司今年3月15日就已經搬走了,但最近仍然有不少人來找公司退錢。”
目前,長沙和之沐家政官網仍可以正常打開,在該公司官網上,記者點擊線上購買,網頁隨之跳到淘寶的購買頁面,點擊“立即購買”仍可以正常付費。但是,記者嘗試聯系官網的客服電話時,一直無人接聽。
記者注意到,該公司官網“公司動態”一欄中,最后一條動態消息發布時間為3月3日。但在8月9日,該公司在其官網首頁上向客戶發布了一份“致尊敬的客戶”的通知,通知中稱:“由于公司經營嚴重虧損,資金短缺,無法繼續維持基本的運營開支,即日起,我們只能暫時停止提供服務,停業整頓,募集資金,以圖重振。”
通知還說:“由于行業競爭激烈,用工成本直線上升,人工工資上漲,宣傳成本越來越高,從而直接導致公司運營成本過高,入不敷出,在此期間,和之沐想盡各種辦法,注入資金,降低開支,精簡人員,但仍然無法支撐公司的繼續運轉,不得已只能暫時停業。”“停業整頓期間,客服電話將無人接聽,客戶可以通過hezhimu12@163.com">hezhimu12@163.com">hezhimu12@163.com">hezhimu12@163.com">hezhimu12@163.com郵箱與我們保持聯系和溝通。”
隨后,記者通過該公司公布的郵箱與對方進行聯系。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對方一直沒有回信。
市場監管部門將其納入經營異常名錄
因接到多位市民投訴,雨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了調查。經查,長沙市和之沐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已搬空關門,工作人員通過其注冊地址無法聯系該公司負責人,雨花區市場監管局已于8月7日將該公司納入經營異常名錄。
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建議市民向公安部門報案,追討充值未消費的款項。記者從幾位投訴者處了解到,部分投訴者已經向警方報案。
“另類”跑路實屬欺詐
在長沙擁有5家分公司的和之沐家政疑似“跑路”了。雖然現在和之沐家政官網仍可正常打開,并可購買服務,但是客服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購買預付卡的客戶也退不了款。更讓人費解的是,該公司8月9日在官網首頁發布了一份“致尊敬的客戶”的通知,稱在“停業整頓”,似有安撫之意,又無實際行動。
部分預付卡商家為了躲避判罰、拖延賠付時間,上演“另類”跑路,以“停業裝修”“被動轉會”“僅剩一家”等為幌子,對上蒙蔽監管部門,對下搪塞消費者。長沙和之沐家政是否也屬于這種情況,在市場監管部門作出調查結論之前,筆者不敢妄下斷語。希望這家曾積累一定名氣的家政公司,即使遇到經營困難,也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羽毛,拿出行動、開誠布公地處理善后事宜,而不是跟消費者躲貓貓、玩緩兵之計。畢竟,一個公司樹立品牌何其艱難,而砸掉只是一念之差的事。
近年來,理發、美容、洗車、健身等行業的商家以預付卡圈錢“跑路”的亂象,在各個城市都不少見。不管是赤裸裸的“跑路”還是溫水煮青蛙式的另類“跑路”,其本質都是欺詐行為,應依法受到有關部門的嚴厲處罰。如果圈錢跑路者總能溜之大吉、嘗到甜頭,這類現象就無法遏止,甚至會引來不同行業的商家群起仿效。我們期待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剛性,讓跑路者跑一個栽一個,讓他們對法律與規則產生應有的敬畏。同時要加強源頭管理,對預付卡商家設立準入門檻,除了限定預付金額外,還要讓商家交納一定保證金才能辦理這類業務,這樣能大大提高其跑路成本、打消其違法念頭。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