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2019)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在平涼開幕

每日甘肅網平涼9月6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蘭天 白羚媛 實習生楊瑩潔)今天上午,由中國畜牧業協會、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共平涼市委、平涼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四屆(2019)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在崆峒古鎮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牛業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和業內知名人士齊聚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平涼,圍繞“育良種、產好肉、強科技、助脫貧”主題開展系列論壇研討、現場觀摩交流和項目洽談簽約活動,共商中國牛業發展大計,加快產業助推脫貧攻堅進程。
平涼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曾有“農民唯養牛”的歷史記載,當地群眾養牛飼養方式非常精細,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非常獨特的肉牛種質資源。經過基因測序,平涼紅牛是秦川牛和日本和牛的祖系,肉質細嫩,大理石花紋明顯,具有獨特的芳香味,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共軛亞油酸含量高。經過權威機構的鑒定,平涼紅牛為獨特的優質肉牛種質資源。平涼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紅牛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發展,持之以恒推動擴量、提質、增效。
據了解,近年來平涼市委、市政府按照“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大力發展牛產業,目前平涼牛養殖規模持續擴大,堅持適度規模養殖和分戶飼養同步推進,累計建成規模養殖場426個,培育養牛大戶1.6萬多戶,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1012個,帶動了8.42萬貧困戶發展牛產業。2018年全市牛飼養量接近70萬頭,總產值達到72億元,重點養殖區域農民人均養牛收入達到3000多元。科技支撐不斷增強,先后制定了平涼紅牛飼養管理技術規范等8個地方標準,堅持引進與改良結合、示范與推廣結合,建成市、縣、鄉三級科技服務站110個,肉牛凍配改良點129個,肉牛良種化率達到92%,科技對牛產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65%左右。與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共建了西部肉牛種質資源科技創新基地,與省農科院合作建設了平涼紅牛良種中心,這兩個項目都已經先后順利開工,于今明兩年建成,將大幅度提升平涼紅牛產業的質量和效益。產業體系逐步完善,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和培育了一大批龍頭企業,目前,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27戶,屠宰生產線5個,研發和生產牛肉、牛骨、皮革和生物制品等近100種,年屠宰能力20萬頭,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萬噸。品牌效益持續擴大,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堅持高端定位,注冊牛肉類商標68件,“平涼紅牛”成為全國第一個活牛類證明商標,優質高檔牛肉被國內外權威專家鑒定達到日本A5級標準,取得了直供國家運動員的“入場券”,建成了供港肉牛養殖基地。
第十四屆(2019)中國牛業發展大會暨首屆平涼紅牛節的成功舉辦,對于全方位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平涼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推介平涼紅牛產業優勢資源,提升“平涼紅牛”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行業內有識之士和優秀企業到平涼投資興業,必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