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0億美元全資收購網易考拉 一場沒有輸家的比賽
塵埃落定。9月6日,中國跨境電商行業最大的一起并購案浮出水面,阿里巴巴集團以20億美元全資收購網易旗下跨境電商平臺考拉。同時,還作為領投方參與了網易云音樂B2輪7億美元的融資。但網易仍會保持對網易云音樂的絕對控股。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筆中國跨境電商并購第一案,對網易、阿里巴巴、考拉、海外品牌乃至中國消費者均堪稱利好,并將深度影響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行業的格局。
對于網易而言,通過并購獲得的現金流以及其它戰略合作資源,將有力支撐其在核心業務上的不斷創新。
一筆罕見的多贏交易
據了解,天貓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劉鵬(花名:奧文)將兼任考拉CEO;考拉將延續其品牌獨立運營,和天貓國際并行,實行雙品牌運營;新的辦公地在阿里巴巴濱江園區,緊挨著網易杭州一期園區。
近年來,同行業TOP2“合體”并不新鮮,但相比在血雨腥風的搏殺中走到一起,考拉與天貓的牽手恰逢江南的和風細雨。
2011年,網易杭州研發中心落戶濱江,與阿里巴巴濱江園區只隔了一條秋溢路。
秋溢路上的一條斑馬線,隔開了“亦敵亦友”的兩大互聯網巨頭。在雙方“武器庫”中,阿里與網易不少產品往往置身兩軍對壘的境況中,其中,天貓國際與考拉的競爭最為直接,長久難分伯仲,牢牢占據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行業的前兩位。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雙方業務具有互補性。通過收購考拉,阿里獲得其在“大進口”戰略中的最大競爭對手,讓阿里原有的跨境業務在品牌、模式(自營、平臺)、供應鏈、倉儲資源實現互補,完成重要的卡位戰。
對于網易方面,經由此次戰略合作,將獲得充足的現金流和資本加持,為其在當下不確定環境中的調整、轉向留足空間,同時也有利于其回歸擅長打造優質內容、打磨產品細節等在內的戰略主線,更為合理地配置資源。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則認為,對于網易來說,把考拉業務交棒阿里,也能夠借助阿里的物流、金融、大數據等,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未嘗不是另外一個層面的成功。
作為主角之一的考拉,有望匹配更多電商資源,并保持品牌的調性與活力。
即便是作為旁觀者的品牌方和消費者,也會分享利好,前者將實現更集約的供貨并降低價格戰的“包袱”,后者則會享受到更為豐富和多元的購物體驗。
考拉憑何值20億美元
這恐怕是此次交易中,外界最關心的焦點之一。從2015年初上線至今,短短四年多的時間里,網易考拉從后起之秀一路狂奔,不僅通過大膽手法甩開一眾對手,而且迅速邁入“獨角獸”(估值10億美元以上)行列。
時鐘撥至2014年,彼時,海關總署陸續出臺被稱為“56號”和“57號”的文件,明確通過跨境電商渠道購買的商品只需繳納行郵稅,而免去了普通進口貿易中的增值稅、消費稅。
此舉點燃了跨境電商賽道的創業之火。
商業嗅覺敏銳的網易CEO丁磊顯然也看到了商機,抓住政策紅利,當即決定籌備考拉項目。2015年初,網易考拉正式上線,隨后在網易內部被升級為戰略級產品。
在丁磊看來,電商可以成為網易在游戲、郵箱、門戶等業務之外的新增長點。隨后數年,現實似乎印證了丁磊的判斷。
考拉與嚴選共同組成了網易的電商業務,凈收入基本一年一個臺階,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凈收入分別為45.42億元、116.70億元、192.35億元人民幣。
2019年上半年,網易電商業務已經突破百億,達到100.36億元人民幣。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網易考拉以27.7%的市場份額位居各跨境平臺首位,已連續第10個季度蟬聯。
上線不足5年,如何在競爭堪稱慘烈的電商領域突圍,考拉從“從0到1”的彎道超車折射出一個商業原理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