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南方城市說沒有夜生活 北京夜間經濟:我太難了
23:20,夜深了。城市在黑暗中安靜下來,如同倦了的雄獅,暫時收斂了凌厲。
夜27路公交車準時從北京東六環邊的武夷花園站始發,一路向西,目的地是東三環邊的國貿。一群特殊的乘客上了車,他們都掛著工作牌,每人抬著一輛折疊代步車。不少人是常客,彼此熟絡。這是北京著名的一條“代駕專線”,深夜駛向城市中心的夜班車,是他們每一天希望的開始。
北京市共有36條夜班線路,統一在23:20發車,凌晨4:50收班,日均發車792次,每天運送著1萬多名都市夜歸人。滴滴曾發布的《中國智能出行大數據報告》顯示,北京是全國加班最嚴重的城市之一,白領在19點前下班的人數比例不足四成。后廠村的互聯網公司總部,燈光總是能一直亮到后半夜,過著996節奏的老板和“加班狗”一起,讓北京深夜不眠。
“深夜永不眠”的北京,卻并不能和繁華的夜間經濟直接劃上等號。白天和夜晚,是城市的AB面。北京的A面是一個在高速運轉中秩序井然的國際大都會,是2100多萬人口所支撐起的夢想與野望之地。而B面的北京,一直被南方城市群嘲“沒有夜生活”,因為夜間經濟不等于夜間加班,更不是日間經濟的簡單延續。
夜間經濟缺乏存在感,這和北京的經濟實力并不匹配。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市人均GDP達到2.12萬美元,處于發達國家水平,居全國第一位。從國際上看,“夜間經濟”的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活躍度的重要標志。因此,今年北京市兩會上,繁榮夜間經濟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7月12日,北京市商務局推出“夜間經濟13條”。
北京正在努力補上“夜間經濟”這一課。
北京沒有夜生活?
賈靖楠住在北京的海淀區,這里高校云集,教育氛圍濃厚,互聯網公司也多,大多數是過著“996”節奏的“碼農”。
“我們海淀人不講究夜生活。”在29歲的他看來,海淀區沒有什么商業氛圍。距離他家最近的是五棵松,如今建起了華熙LIVE特色商業街區,是京西最為突出的夜間經濟熱點區域。但是三年前,這里只有五棵松體育館和戶外籃球場,晚上并沒有人氣。
賈靖楠的主要夜生活在朝陽區和東城區,“海淀男孩的夜生活就是,沒女朋友去五棵松打球,有女朋友去東邊逛街。”在他的印象中,南城更沒有存在感。他會跟家人朋友晚上開車到牛街吃涮肉,但是吃完就早早回家。在他看來,南城屬于老北京,居住人群整體年紀偏大,周邊沒有大型的寫字樓和企業,“晚上10點以后一片冷清”。
對大多數北京人來說,夜生活是可有可無的。而朋友圈里的南方人,總是在“深夜放毒”:廣州人晚上12點出門相約吃宵夜,長沙人半夜兩點正在解放西路蹦夜迪,成都人凌晨3點還在火鍋店排隊叫號。
按照南方的標準,北京沒有夜生活。不少大數據可以支撐這一印象。根據餓了么2017年外賣夜宵訂單量排名,北京夜宵訂單量僅僅排名第六。據滴滴出行2017年城市交通出行報告,在全國夜生活指數最豐富的十大商圈中,北京的后海和三里屯,也僅位列第8和第9。
北京其實并不缺少地標性的夜間經濟區域,工體、三里屯、后海、簋街,撐起了北京夜間經濟的半壁江山。三里屯商圈是目前北京夜生活的風向標,在這塊東三環2.2平方公里的不大區域內,常住人口超過5.7萬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外籍人士。
三里屯成為夜間經濟高地,與周邊濃厚的國際化氛圍有密不可分的聯系。三里屯附近有93家駐華大使館、15家聯合國駐華機構,以及諸多跨國公司中國總部。1995年,第一家酒吧在三里屯開業,原本是服務于周圍的外國人,但舶來品很快落地生根,成為北京年輕人夜間最時尚的生活方式,最高峰時,三里屯周邊聚集了超過200家酒吧。
作為北京CBD所在地,三里屯所在的朝陽區也是北京夜間經濟最活躍的區域。朝陽區商務局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朝陽區的夜間經濟呈現多點開花的分布,三里屯、呼家樓、朝陽門、建國門、雙井和勁松區域是全市夜間經濟最為活躍的片區。數據顯示,2018年,朝陽區占北京夜間線上消費的33.1%。北京聯通手機信令數據(電信術語)則表明,晚22點后,朝陽區的活動人口占全市的1/5,比北京其他區域更加活躍。
“朝陽群眾”夜生活豐富,卻并不能掩蓋北京夜間經濟總體上的匱乏狀態。局部上有亮點,但整體并不活躍,這也是北方城市的通病。
夜間到店消費呈現明顯“南強北弱”趨勢,這是阿里巴巴于7月發布的《“夜經濟”報告》中得出的結論。在全國夜間消費最活躍的10個城市中,南方城市占9席,北方城市僅北京上榜。在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夜生活指數”中,夜生活指數排名前20名中,八成為長江以南城市,北京排名第四,排在前三位的是深圳、上海和廣州。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城市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張佰瑞曾留意過一個細節,在很多南方城市,無論餐館店面大小,也不管吃到晚上幾點,很少有服務員主動過來提醒打烊,而這種場景在北京極為常見。“受到自然條件影響,南方的夜間經濟要比北方發達,而且服務意識更強。”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氣候并不是限制北京夜間經濟的唯一原因,夜間交通不便,也是重要因素。在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城市夜生活指數中,夜間公交覆蓋率前十的幾乎都是南方城市,尤其以廣東和海南為主。北京排在20名之外,其夜間公交覆蓋率占比僅為17.8%。對于很多夜晚聚餐的白領們來說,必須像灰姑娘一樣掐著時間,趕在末班車結束之前,讓聚會的快樂戛然而止。
但今年以來,這種情況有了很大改觀。為了刺激夜間經濟,北京市交通委宣布,每年5月~10月,每逢周五、周六,將對1、2號線地鐵延長運營時間,為消費者前往長安街沿線及二環周邊的京城夜消費場所提供便利。同時,地鐵其他多條線路也在周末延長了營業時間。
“其實,北京對夜間消費有足夠大的需求。”張佰瑞認為,對北京這種世界級城市而言,發展夜間經濟具有“一舉多得”的效果:既是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途徑,是發展高品質生活的必要條件,也是北京城市活力的重要標志,“在一些國際化大都市,夜間經濟的繁榮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城市的活力。”
補課“深夜食堂”
簋街是北京夜間經濟的一個縮影。
胡大飯館所在的簋街,是北京最具地標性的宵夜一條街。在全長1400多米的街道兩側,有超過250家商戶,其中90多家是小龍蝦店。胡大飯館在這條街上有4家分店,每天可以賣出8000斤小龍蝦。胡大飯館總經理助理方緒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總店門口,每天上午11點就有人開始排隊,等位不間斷延續到凌晨2點。還有一些顧客,會一直吃到早上六七點,從前夜的醉意中徹底清醒過來,起身就走進了新的一天。
盡管簋街的宵夜已經火爆了二十多年,但如何在深夜更好地照顧好人們躁動不安的“胃”,北京和全國各地一樣,都在計劃打造更多的“深夜食堂”。
在全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各地紛紛開始挖掘夜間經濟的潛力。各地拉動夜間經濟的招數中,如何吃好,都是頭等大事,因為餐飲是夜間經濟中最重要的品類之一。7月12日,北京商務局推出“夜間經濟13條”,其中特別提到,推出1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北京市商務局還拿出真金白銀,給“深夜食堂”提供資金支持。
楊文鑫去年接任了北京中駿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