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支付”迎巨頭數十億補貼:雙胞胎、照片、整容也能解鎖嗎?
近期,刷臉支付頻受關注,市場規則遠未明確,但巨頭補貼大戰已經打響。
今年4月,支付寶宣布,在未來三年投入30億對刷臉技術全面開放及商業合作進行支持。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微信支付拿出100億來補貼市場,對此,微信支付回應稱,在刷臉硬件設備的推廣方面有正常扶持政策,具體金額不予置評。
業內專家認為,刷臉支付是移動支付的趨勢,未來幾年或將呈爆發式增長。隨著對商戶和用戶消費習慣的培養,預計未來三到五年,二維碼和刷臉支付市場份額可能達五五開。
用戶數已破億,會替代掃碼支付嗎?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刷臉支付用戶數已經破億,其中90后占據了主流。
在北京市文慧路的一家華潤萬家超市店內,中新經緯客戶端體驗刷臉支付收款機發現,不需要帶手機、錢包或者銀行卡,支付時只需要將自己臉對著刷臉支付機器屏幕上的攝像頭,刷臉支付系統會自動將面部信息與個人賬戶相關聯,在輸入綁定的手機號等待幾秒開通刷臉支付后,自動支付成功,整個過程不超過30秒。
超市門口的刷臉支付機器 來源:中新經緯 魏薇攝
90后張菲經常使用刷臉支付,他表示,自己在不同環境會使用不同的支付方式,在一些小店使用刷臉支付更方便快捷,而在大型商超使用時,由于背后人臉過多,會出現識別不出的情況,此時會使用二維碼支付。
不過,目前刷臉支付也存在一些缺點。王先生吐槽說,自己在夜間使用“刷臉支付”時,出現多次刷臉無法識別的情況,隨后他索性將“刷臉支付”關了。
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高級研究員鄭清正坦言,刷臉需要依賴可靠的環境,如果商戶斷電、斷網,以及過于昏暗的環境等,操作都會受到影響。此外,對于人流量大的區域,刷臉支付要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群,這時準確性有待考驗。
對此,支付寶生物識別負責人留召表示,“目前支付寶蜻蜓全系產品算法進行了統一升級,速度提升了30%,即便在夜間等無光線的環境下也可進行刷臉。”
即使技術問題解決了,消費習慣一時半會兒恐怕也難以改變。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楊望曾做過一個調研,在10個調研對象中,每10次線上線下支付中,僅不到8%是用人臉識別支付,其余92%仍使用二維碼支付。他預計,未來三到五年,二維碼和刷臉支付市場份額可能達到五五開。
巨頭打響補貼大戰 多數商鋪仍在觀望
為讓用戶接受并逐漸使用刷臉支付,支付寶和微信都開始執行向B端供應商提供補貼,并向C端消費者提供優惠活動,加大對“刷臉支付”渠道鋪設和用戶教育。
今年4月17日,在北京“支付寶開放日IoT專場”上,支付寶宣布,在未來三年投入30億元對刷臉技術全面開放及商業合作進行支持。微信支付也緊隨其后。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微信支付拿出100億元來補貼市場,中新經緯客戶端向微信支付方面求證,對方表示,在刷臉硬件設備的推廣方面有正常扶持政策,具體金額不予置評。
據楊望測算,微信支付要補貼基礎設施、服務商、顧客三方,公開資料顯示C端客戶的補貼上限是188元,按照市場份額39.9%估算整個微信日常使用場景,補貼金額最少在35億-45億元左右。楊望稱,目前支付寶在移動支付行業市場份額第一,微信支付想要爭奪市場份額只會比支付寶的補貼更高。
9月24日,在支付寶開放日上海站上,支付寶方面宣布升級了單設備補貼,蜻蜓系列設備最高補貼由1200元漲到1600元,并且商家每獲取一位刷臉用戶可獲0.7元獎勵金。
“6月開始做服務商,不到4個月時間,已經地推了300家商鋪。”一位名叫張海的代理商在社交群里表示。當中新經緯客戶端詢問如何地推時,張海稱,他直接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簽約成服務商,現在很多人都在招代理商,實際做落地鋪設備的服務商少。
蜻蜓Extension分體機與蜻蜓Plus一體機 來源:支付寶供圖
他表示,現在刷臉支付還在起步階段,是入場的好時機,其盈利的核心點在分潤,只要商戶用設備就有流水分成。官方給的基準交易費率是0.2%,但是服務商給商戶的費率可以自己說的算,現在市面上一般是0.38%,中間0.18%的差價就是分潤。
張海進一步介紹,一個正常的商戶流水在3000元/日,一個月下來就有9萬元的流水,按照0.18%費率差計算,一個商戶每個月為代理商帶來的流水分潤為162元;如果商戶數量累積到100戶時,每個月可以帶來16200元流水分潤。
不過,張海坦言,地推了300家商鋪不假,只不過其中大部分還是收款盒子和掃碼槍,單純購買刷臉支付設備的商戶并不多。“現在商戶對刷臉支付接受度還不那么高,想要在短期改變他們的收銀習慣是有難度的。”張海直言。
9月24日,支付寶宣布推出蜻蜓三代,產品價格暫未公布。之前老型號蜻蜓一代、蜻蜓二代的價格從1999元降至1699元。另據上述服務商透露,微信青蛙官方售價2199元,根據拿貨量不同,價格略有下浮。雖然有設備補貼,但與最高10元的二維碼相比,“刷臉支付”的成本還是要高出不少。
安全問題最受關注:雙胞胎、照片能解鎖嗎?
刷臉支付從誕生起就備受爭議,其安全問題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
“現在有的技術在三公里之外就能識別人臉,客戶沒有表達主觀意愿就去刷臉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最近,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公開演講中對刷臉技術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
李偉表示,不要簡單地將人臉特征作為唯一的交易驗證因素,須根據風險等級結合用戶口令等其他因素進行多因素認證。
在監管方面,相關部門正在加快進行頂層設計,比如9月10日央行發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提到,“探索人臉識別線下支付安全應用,由持牌金融機構構建以人臉特征為路由標識的轉接清算模式”。
對此,鄭清正認為,“刷臉支付”也需要分使用場景,特別是大額交易時,增加口令等多因素驗證是非常有必要的。此時交易的安全性要遠大于便捷性的要求。當然,幾塊錢的小店購物,人臉驗證也就夠了。
“人臉支付應把支付安全放在第一位。”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支付機構,在開展人臉識別線下支付時,應把支付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須遵循“反應用戶支付意愿”的基本原則。作為消費者,要正確看待支付技術創新,謹慎選擇新的支付方式,并妥善保護好個人信息,降低信息泄露風險。
對于網友關心的幾大問題,中新經緯客戶端結合專業人士的觀點進行了梳理:
問題1 刷臉支付能否區分雙胞胎?
一位從事圖像識別行業多年的工程師對中新經緯客戶端介紹,如果兩個人長得一模一樣,現在的技術很難做到區分識別。但是以后機器學習是有可能識別的,前提是要采集到足夠多的雙胞胎樣本讓它們去學習。
一位支付寶內部人士表示,即使是雙胞胎,二人的眉形、顴骨、鼻梁高度也會有所不同,大部分還是可以識別的,但也并非百分之百。此外,在第一次使用支付寶刷臉支付時,需要先用密碼登錄賬號,支付轉賬時要再次手動輸入密碼,這是一個交叉驗證的過程,以此來證明手機、賬號是你的。
問題2 照片和視頻能否盜刷?
不久前,AI換臉軟件“ZAO”引發網友對于刷臉支付安全性的擔憂。
上述支付寶人士表示,照片和視頻是盜刷不了的。因為蜻蜓使用的是3D結構光攝像頭的技術,照片和視頻是平面2D的,是無法突破刷臉支付的。
此外,在進行人臉識別后,部分用戶還需要輸入與賬號綁定的手機號進行校驗,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刷臉支付每天有限額5000元,即便出現賬戶被冒用的極小概率事件,支付寶也會通過保險公司進行全額賠付。
問題3 整容以后還能刷臉支付嗎?
上述工程師表示,如果整容前后差別比較大,肯定是需要重新設置,特別是眼睛,如果眼睛改變比較大,現在的人臉識別恐怕識別不出來。
支付寶人士同樣表示,如果整容幅度較大,比如顴骨削了、鼻梁高了,之前設置的刷臉支付應該識別不出來,需要重置。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