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爬坡過坎實現轉型升級 “質譜”精神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解密
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高質量發展”不是一句掛在嘴上的口號,而是要靠企業家們實實在在干出來的。在日前由中央網信辦舉辦的"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中,本報記者走訪了浙江、福建、廣東、江蘇四省的民營企業,找尋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厚度僅為1.5公分的安踏舉重鞋的后跟,竟能承受1噸的重量,并且承壓10000次不變形。
將一張食品級的恒安紙巾丟入高湯,瞬間可將湯里漂浮的油脂、嘌呤吸附,然后將其取出扔掉,即可放心地享用健康美味的清湯美食。
往相當于500個標準游泳池的陽澄湖里滴入一滴墨水,使用禾信質譜儀進行檢測,可在秒級時間內得知滴入的墨水是藍是黑。
……
當一個個科技研發創造的奇跡現象展現在記者眼前,讓人不能不驚嘆研發人員天才的創新思維,為民營企業家們“高質量”的創新成果和他們追求“高質量”的企業家精神由衷地折服,更渴求揭開這些奇跡的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秘。
創新科技讓中國人走得更快更遠
“安踏的科技創新何止于一雙舉重鞋?我們自主研發的新材料,已兼具減振和回彈兩種性能,一般材料只能具有這兩種性能之一。而這類新材料和新技術工藝帶來的,是每年幾百萬雙新型運動鞋,以及市場份額的提升。”在位于廈門的安踏集團總部,負責人自豪地向記者介紹。她從展柜上隨手取下一雙越野跑鞋放在記者手中,極輕的分量和柔軟的材質讓人感到舒適。“這雙鞋只有110克,相當于2兩多一點點。”
而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早在2005年,安踏就建立了國內第一家運動科學實驗室,也是當時唯一國家級的運動技術中心。如今,在全球化布局的形勢下,安踏在美國、日本、韓國、意大利、中國香港均設立了研發設計中心,積極推動產品升級,僅在總部大樓里工作的外籍研發人員就有200多名,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而經歷過每5到10年一次的深度變革后,企業研發投入占比已從早期的1%上升到2018年的5.2%,擁有國家專利1200多項。
“我們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國人的腳,因而最懂得中國人的腳。”負責人不無幽默地說。每時每刻,她只需用鼠標輕輕點擊,就能進入安踏腳型庫,那里面已存儲了20000多個腳型,還在不斷地更新迭代,通過精確分析找到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不同地域人群的腳型密碼。
云端制造緩解大城市病
如果說小小一雙安踏鞋能讓中國人走得更快、更遠,那么比亞迪、吉利等民營汽車企業的科技創新,則讓中國人的出行方式發生著深刻變革。
為應對大城市病,把市民們從擁堵的交通中解脫出來,2011年,比亞迪組建了1000多人規模的研發團隊,歷時5年,累計投入50億元,成功打造出擁有100%自主知識產權的跨座式單軌“云軌”。這種中運量的軌道交通,可架設在綠化帶上,在低空運行,在空中打造一張密密麻麻的軌道交通網絡,實現500米就有一個軌道交通口,而造價僅為地鐵的1/5。2017年8月,比亞迪首條云軌在銀川投入運行。僅時隔4個多月,銀川云軌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