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醫院專家駐村坐診 成都5地先行試點
“鄉村居民家門口就有來自大醫院的專家診治,省了不少交通、住宿、陪護等附加費用…… ”基層是醫療衛生體系中最薄弱的一環,建設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能為群眾帶來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今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發布《關于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通知》,明確將通過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進一步完善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昨日,記者從市衛健委獲悉,根據正式發布的試點名單,成都市有5個縣(區、市)入選,分別為新都區、青白江區、邛崍市、新津縣和蒲江縣。
管理一體化
帶動基層衛生院發展
早在2014年7月,蒲江縣人民醫院派出副院長戴雪峰到壽安公立中心衛生院擔任院長,開始嘗試“逐級下沉”的方式。壽安公立中心衛生院是蒲江縣下派管理人員到鄉鎮衛生院的第一個試點醫院,率先開啟了“管理一體化”在最基層的探索。
戴雪峰清晰地記得,剛到壽安公立衛生院時的情形:衛生院老舊不堪,標識標牌無從談起,看病基本靠問,醫務人員主動服務意識較差,狀態慵懶。“服務理念差、看病質量差,地方雖寬但衛生條件不好,難怪患者不信任,人才留不住。”戴雪峰說,下派到基層,就是要把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服務理念帶下去。
在“管理一體化”制度保障下,患者對基層衛生院的信任度迅速提升,不僅如此,一直以來鄉鎮衛生院留不住人才的困境也漸漸緩解,“有些原來辭職了的都提出申請要回來上班,是衛生院的發展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戴雪峰說。
就診更安全
雙向轉診有綠色通道
專科醫共體是青白江區深化醫改的一項探索。隨著兩孩政策的全面實施,高危妊娠危及母親和新生兒安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這讓該區清泉鎮公立中心衛生院格外發愁。
今年年初,青白江區人民醫院、清泉鎮公立中心衛生院在區衛健局的指導下,探索建立婦產科專科醫共體,以充分滿足清泉片區群眾對婦幼健康服務的需求。專科醫共體下,不僅派專家駐點坐診,同時在醫療管理、醫療服務、醫療技術等方面,清泉鎮公立中心衛生院與青白江區人民醫院婦產科保持同樣標準,并由青白江區人民醫院婦產科管理。
截至6月,清泉婦產科醫共體住院463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1%,經雙向轉診綠色通道上轉病人49人,接收下轉病人2人。“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不僅為基層衛生院解決一時之需,更為其培養一支自己的婦產科人才隊伍。”青白江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報記者 王靜宇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