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社會責任 聚焦留守兒童
在中國工業(yè)化與城鎮(zhèn)化推進過程中出現的留守兒童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痛點與難點。
作為國家公益彩票,發(fā)行伊始,中國體育彩票就心系國計民生。體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項目,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在與時俱進,使用范圍更加廣泛。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扶貧攻堅、教育助學、醫(yī)療救助、養(yǎng)老服務、殘疾人事業(yè)、法律援助、抗震救災等,近年來更是覆蓋到很多大眾不甚了解的一些項目,比如“兒童快樂家園”公益項目。
由全國婦聯與中國兒童青少年基金會共同推出的“兒童快樂家園”公益項目,在以體彩公益金為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從2016-2021年,每年將獲得1500萬元用于開展農村留守兒童的幫扶關愛工作。截至2018年底,得益于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和其它社會資金的支持,該項目已在全國31個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捐建1065個“兒童快樂家園”,共投入1.065億元。
滿足訴求 聚焦重點地區(qū)
根據民政部2018年的一次摸底排查結果顯示,目前不滿16周歲的留守兒童有697萬人,普遍存在家庭教育缺失、情感孤獨、生活失助、心理問題突出等問題。
據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兒童快樂家園”項目充分考慮地區(qū)間發(fā)展差異和人口狀況,選點上向脫貧攻堅的重點扶貧地區(qū)以及留守兒童聚集區(qū)傾斜。據介紹,2017年已落實的153個項目點,就分布在了甘肅、福建、貴州、重慶等12個省市的貧困地區(qū)。這些地區(qū)均是勞動力流出地,因為青年父母外出打工,農村留守兒童較為集中。
而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有效途徑,則主要聚焦其家庭教育、親情關懷、身心發(fā)展和娛樂活動等方面的需求。如根據0-16歲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選擇相應玩具、圖書和文體用品,以及針對兒童娛樂場所建設相應的基礎配套功能。與此同時,該項目還積極配備電腦等通信設備,定期組織兒童通過親子熱線和親子視頻與外地父母溝通,提供便捷的親情聯系渠道。在建立起面向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有效模式的同時,也打造了安全活動場所。
形式多元 突出關愛特色
在一份針對“兒童快樂家園”的第三方評估中發(fā)現,許多留守兒童存在著族別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情況。因此,結合當地民族文化與風俗開展豐富多彩的關愛服務也是“兒童快樂家園”的重要內容。
在位于寧夏銀川金鳳區(qū)的一家“兒童快樂家園”中,工作人員就通過制定“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活動計劃,開展起“精彩童年,五色服務”系列活動,包括“紅色之路”愛國教育、“橙色之法”法治講座、“黃色之旅”志愿服務、“綠色之風”戶外采風以及“藍色之寶”書畫活動等多元的文體娛樂形式。
而甘肅省則通過動員婦聯干部和志愿者做“愛心媽媽”,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提供幫助。魏思婷(化名)和魏思涵(化名)是就讀于甘肅省白銀市黃嶠鎮(zhèn)雙鋪中學的兩姐妹,因為失去雙親,僅能依靠爺爺奶奶微薄的低保勉強度日。村子里“兒童快樂家園”的出現,不僅為她們提供了一個讀書游戲的場所,還帶來了“愛心媽媽”的團隊。“媽媽們”在輔導姐妹倆學習之余,也和她們談心。兩姐妹表示,有了“兒童快樂家園”之后,她們也終于有了“媽媽”。
多方參與 提升服務水平
與此同時,“兒童快樂家園”的建設和發(fā)展也注重集合當地政府、婦聯以及公眾等社會力量,協同合作,針對兒童教育溝通、情緒管理和項目運營,進一步提升專業(yè)人員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以河北省為例,為了給“兒童快樂家園”做好專業(yè)支持,省婦聯組建兒童活動陣地工作的專家智庫,研發(fā)針對該項目的參考叢書并印刷發(fā)放到各地,為各級“兒童快樂家園”開展服務活動提供指導和參考。據了解,叢書共計10冊,包括管理指導手冊、宣傳指導手冊、親子主題活動手冊(分0-3歲、3-6歲兩冊)、兒童社會實踐指導手冊(6-12歲組)、兒童心理成長援助手冊(12-18歲組)、特殊兒童家庭關愛手冊、親子閱讀課程指導手冊(分0-6歲、6-12歲兩冊)、社區(qū)家庭支持服務活動案例集等。
據悉,此套叢書詳細具體,每冊圍繞相關主題,重點闡述兒童身心發(fā)育特點以及活動指導的要點、原則和技巧,并配合經典活動具體開展方案,為“兒童快樂家園”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提供了可操作性極強的課程模板,幫助其系統、專業(yè)地開展活動。
聚焦留守兒童,綻放公益光芒。多年來,中國體育彩票責無旁貸地肩負著心系教育、關注民生的社會責任,通過“兒童快樂家園”優(yōu)化兒童成長環(huán)境和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讓農村留守兒童在藍天下快樂健康成長。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