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攀枝花防汛新科技:江河水庫裝“慧眼” 汛情早預警
6旋翼無人機騰空而起,穩穩懸于涪江水面上,其下方懸掛的電波測速儀啟動江面“視察”,流速等數據即刻精準呈現……近日,一場汛期水文信息應急監測練兵,在涪江流域遂寧段展開。
同一天,攀枝花市水利局農田水利科科長徐顯德坐在辦公室,點開手機APP,登錄新版水庫動態監管預警系統,調控安裝在數十公里以外的勝利水庫高清攝像頭,察看水庫實時情況。
兩個地域、兩種場景、一致目標——防汛。相似的是,均以先進設施設備為支撐,好比給江河、水庫裝上了“慧眼”,監測掌握最新數據,實現對汛情的高效預警!醣緢笥浾 袁敏 王代強
裝上“電子眼”對超速洪水“抓現行”
練兵結束,遂寧水文水資源勘測局負責人唐訓海收起無人機測流設備,自豪地說:“這套無人機測流系統,是我們遂寧水文水資源勘測局與設備廠商共同的研發成果!
“這就好比大江大河裝上了電子眼,能對超速通過的洪水‘抓現行’。”唐訓海介紹,兩套高清攝像系統將被固定安裝在河道兩岸,通過抓拍水面波浪等信息,實現對流量和流速的實時精準監測。目前,該套系統的研發已完成總體進度的60%。
科技的武裝,還將進一步強化。目前,遂寧已啟動與國內多個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聚焦更為綠色和智能的高速高清攝像水文測速系統研發。而過去通過水文纜道懸掛笨重鉛魚的傳統監測模式,則將下崗。
遂寧境內匯集了涪江、瓊江、郪江、梓江等700余條大小溪河,河段總長達3704公里,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極易發生暴雨、特大暴雨和洪澇災害,汛期防汛形勢尤為嚴峻。
從傳統水文過渡到現代水文然后進入智慧水文,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在水文基礎要素采集以及防汛減災工作中得以應用。唐訓海說,目前,遂寧境內的涪江干流及支流,均已實現智能監控全覆蓋,可以完成對水位、流量、降水、蒸發量、水質等關鍵水文信息要素的自動收集。下一步,遂寧還將實現對泥沙含量的自動監測。
此外,在中小河流、山洪災害的超前預警和精確預報方面,遂寧市政府正與高校合作,研發基于DEM和遂寧地貌單位線的山洪預警預報系統,將實現對山洪提前2至3小時的預警預報。
動態實時監管水庫汛情自動預警
在攀枝花,新上線的水庫動態監管預警系統,為水庫防汛保駕護航!爸灰卿浵到y,在有網絡信號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能看到水庫的實時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毙祜@德點開 APP,登錄水庫動態監管預警系統,水庫巡查情況、動態監控畫面一目了然,不僅能把監控視頻放大至30倍,還能通過手機遠程調整攝像頭位置,察看水庫不同區域情況。
據介紹,該系統于今年5月1日上線運行,設有水庫巡查、問題上報及處理、水庫安全管理安全度汛“五個責任人”落實、預警管理、視頻監控等功能板塊。
以水庫巡查為例,按照壩體、壩基和壩區、溢洪道、近壩岸坡等類別共設置了306個異常類型選項!八畮斓哪膫部位出了問題,一點就知道了。”巡河工作人員說。
更重要的是,該系統還能實時采集和傳輸水庫水位、雨量、蓄水量、圖像、大壩安全等信息,為防汛抗旱指揮決策和災害評估等提供準確、及時和充分的依據。
按照系統設定,一旦在24小時以內,各水庫的水位上升超過2米、降落超過1米,或突發特大暴雨,該系統將會自動預警,至少分3次將防汛預警信息發送至水庫的5個責任人。各級責任人收到信息后,可迅速對防汛應急工作作出反應,極大提高了預警效率,為防汛搶險贏得寶貴時間。
截至目前,攀枝花182座水庫中,已有137座水庫完成監管預警系統建設并上線監測。徐顯德介紹,接下來還將繼續加強該平臺的建設,進一步提高手機端APP操作的便捷性,預計主汛期前將實現全市水庫動態監管預警全覆蓋。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