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慈善組織數量全國第二
9月1日,《慈善法》實施已滿3周年,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發布《中國〈慈善法〉2018年實施報告》。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全國登記認定1349家慈善組織,其中229家獲得公開募捐資格,20家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總籌款額超過31.7億元,慈善信托備案新增87單,合同金額累計19.8億元。北京慈善組織數量全國第二。
慈善組織
數量增長34.5%
《報告》發現,2018年,多個省市正逐步推進《慈善法》在本地的有效落實,31個省、市、自治區出臺160余個慈善及社會組織相關政策規定。北京市對《北京市促進慈善事業若干規定》進行修訂并將草案公布征求意見,有望2019年正式發布。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國累計登記認定慈善組織達5260家,較2017年底增長34.5%。慈善組織集中在東部地區及較發達省份,其中廣東以748家慈善組織居首位,占全國慈善組織總量的14.2%;北京、浙江以728家、630家分列二、三位。
2018年,各層級、各類別組織登記認定工作均有所推進。值得關注的是,北京96.5%的基金會已登記認定為慈善組織。在全國,這一比例為57.7%。
超千家慈善組織
獲得公開募捐資格
截至2018年底,5260家慈善組織中有1235家獲得公開募捐資格,共備案7639個募捐活動。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備案募捐活動數量最多,達487個。獲公募資格的組織中,基金會與社會團體各占60.6%和38.9%,只有6家社會服務機構。約六成公募組織在省級以上民政部門登記,與2017年底相比,在市、縣(區)兩級民政部門登記的組織占總量的比例由37.7%增長到39.7%。
互聯網募捐平臺
全年籌款總額近32億
民政部指定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達到20家,其中6家由社會組織運營。這些平臺2018年全年為全國1400余家公募慈善組織發布募捐信息超過2.1萬條,吸引84.6億人次網民關注和參與,總籌款額超過31.7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26.8%。籌款額前三名的平臺分別為騰訊公益(17.25億元)、支付寶公益(6.7億元)和阿里巴巴公益(4.4億元)。
2018年,第十屆“中華慈善獎”首次將慈善信托納入評選范疇。截至2018年底,我國慈善信托備案總數為154單,慈善信托財產總規模達到19.8億元。2018年度慈善信托備案87單,同比2017年增長93%。信托合同金額總規模11.3億,同比2017年增長28%。
社會組織信用信息
管理體系基本建立
民政部2018年11月發布的《公開募捐違法案件管轄規定(試行)》明確規定了針對不同類型的公開募捐違法案件,各級民政部門如何劃分管轄權責。在中央完善慈善監管制度的同時,各地監管部門也結合地方特色和實際需求,通過建立社會組織綜合監管平臺、開展基金會公益慈善項目專項抽查審計工作等方式進行執法工作創新。
2018年1月《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發布后,各級各地民政部門積極落實相關規定。中國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設立“活動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兩個信息模塊,民政部和地方各級民政部門依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公布被列入名單的社會組織信息。截至2018年底,列入活動異常名錄公示的社會組織共計1069家,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社會組織共計970家。
本報記者 代麗麗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