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語文教師梅媛把詩歌帶入課堂:讓學生感受優美文字
□本報記者 李寰
【故事】
“怎樣把語文課上出語文味,留住學生的心?”9月6日,德陽市第一小學語文教師梅媛同幾名年輕教師又一次交流這個話題。
長期以來,語文學習被賦予句詞分析職責,原本非常優美的句子,被肢解得支離破碎,不少學生覺得語文課枯燥乏味。
從2008年開始,梅媛的語文課堂悄然變化,一本書不再是語文課堂的全部。她利用晨讀的時間,把古詩詞、兒童詩歌融入課堂,讓學生去感受優美的文字,去體會富有生命氣息的靈動詞語。逐漸地,在她的語文課上,學生的專注力越來越強,爭相發言的氛圍也更加濃厚,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斷提升。
一次公開課上講《爬山虎的腳》,一名學生回答:“陽光把爬山虎點染成一片生機盎然的綠。”
在場的老師非常詫異,三年級的學生能用這樣優美的文字來描述。課后,不少老師向梅媛取經,她說:“閱讀是學習語文的不二法寶。”
送走了一屆學生,梅媛改革的決心更加強烈:她會花5個星期的時間完成整本課本的學習,而剩下的大量時間則用來讓學生共讀經典。
過于大膽的嘗試讓有的同事和學生家長不理解,有人擔心把大量時間花在課本之外,會跟不上教學大綱的節奏,進而影響學生的成績。但事實上,梅媛所教的學生考試成績并不差。她說,一個善于閱讀的學生,一定會有厚重的積累,這樣的學生善于思考,有辨析能力。
一名畢業的同學給梅媛的信里寫道:“是您帶著我們走進了閱讀的世界,現在進入中學,善于閱讀的能力讓我學習其他學科游刃有余。”學生的收獲,讓梅媛很開心。
除了用心設計課堂的每一個細節,梅媛對著裝也很考究,每次走上講臺,總是淡淡的妝容,甜甜的笑容。“這是對學生的尊重,只有讓學生感到賞心悅目,他們才會喜歡這位老師,喜歡這個課堂。”梅媛還有一個秘訣,她說要讓眼睛說話,讓肢體發聲,讓夸獎恰到好處,用心對待學生,是一名教師需要具備的素養。
【心聲】
梅媛:多年來,我從未停止過閱讀,只為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只有這樣,站在講臺上才會有自信,才有可能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