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上半年收入36.41億,量質平衡穩健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7月11日訊 7月10日晚,美年健康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經公司初步測算,預計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41億元人民幣。公告稱,2019年上半年,公司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情況繼續堅持“品質和數據驅動戰略”,在鞏固強化團檢業務的同時,繼續提升優化個檢業務,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
太平洋證券分析報告顯示,從公告可以看出,上半年公司經營業績穩定,回暖趨勢明顯,略高于市場預期。2019年上半年營收繼續保持4.5%增長,主要得益于報告期內美年健康更加專注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大醫療質量投入,加強科技創新、加速產品創新,大力推廣新產品“美年好醫生”,拓展優質渠道深度合作,并引入國企戰略投資者拓展優質資源。
近年來,美年健康苦練內功,不斷成長,始終把品質驅動和科技創新放在重要位置。 據悉,2019年美年健康將在放射影像和檢驗質控體系的創新升級、超聲檢查標準化及人工智能突破、眼底掃描及AI智能診斷、體檢報告的智能解讀以及增值服務模型等重點創新目標上發力。
突破行業痛點 以AI助力超聲篩查
超聲一直是體檢行業的痛點,據券商實地調研報告所示,超聲效率的提升與服務質量的提高關系到整個體檢行業能否良性發展。今年三月,美年健康與飛利浦超聲智i平臺針對乳腺疾病開發“AI Breast智能超聲系統”,在飛利浦EPIQ 5智能超聲診斷系統之上,以可視化的方式為醫護人員提供強大的決策支持。據悉,美年健康率先引進15臺該設備,應用于旗下美兆品牌,滿足客戶需求痛點。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教授詹維偉則指出,“AI的‘燃料’是數據。”驅動AI落地臨床,數據的可用性起著基礎性的作用。4月28日,由美年健康承辦的超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應用大會上,美年大健康聯合大數據算法與分析國家工程試驗室杭州創新中心、浙江省數理醫學學會在超聲人工智能方向達成合作,共建超聲大數據庫。同時,由美年大健康集團倡議發起的醫學影像AI合作開發聯盟在會上成立,呼吁行業和社會積極推動各自資源的高效配置與醫學影像AI技術落地,通過聯合研發共同開展國家級和省市級重大專項、產業化基金、科技發展基金等項目的立項、申報和項目的執行工作,實現產學研的優勢結合。
除了超聲AI,作為體檢行業龍頭企業,美年健康在引領行業發展的同時,深刻認識到AI在各個預防各領域內的關鍵作用。公司表示,目前正在進行以體檢數據結合基因數據,進行智能風險評估的應用,具體包括以膠囊機器人系統,開展胃部腫瘤的早期篩查;以MRI影像系統,進行腦健康預警篩查;以眼底輔助診斷系統,進行糖網篩查等等。
從治療走向預防,聯合三甲醫院共建醫聯體
6月11日,公立三甲眼科醫院的領跑者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牽手美年大健康,成立“眼科專科體檢醫聯體”,雙方針對體檢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場景,探索高效率、低成本的眼病防控和篩查診療模式,服務范圍覆蓋廣東、廣西、云南、海南、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山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省份。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劉奕志教授表示,美年大健康是國內健康體檢行業的杰出企業,中山眼科跟美年大健康集團能夠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打造創新性的體檢醫療聯合體新合作模式,是推動全民眼健康保障水平提升和發展的一次嘗試和示范。
據業內資深人士分析,體檢中心與三甲醫院共建醫聯體,可以尋求良好的品牌背書,而知名三甲醫院與像美年健康這樣的體檢集團合作,也正是看重了美年在中國體檢行業的龍頭地位,在健康數據積累,規模運營的標準化,流程化,系統化,自動化方面積累的巨大優勢,有利于醫療服務資源重心下移,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能,是醫療模式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預防為中心的轉變。
近些年,美年在共建醫聯體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和實踐。除了中山眼科專科領域,還在2018年年初,攜手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醫院呼吸中心創建“體檢中心-專科醫聯體”新模式,對于提高慢性呼吸疾病的早診早治,降低慢性呼吸疾病、后續并發癥以及疾病負擔,促進呼吸疾病的三級預防具有重大意義。
在地方上,美年各子公司也與當地有影響力的公立醫院建立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健康管理提升,在為體檢客戶提供定期健康教育,檢查結果互認,為患者提供轉診導診的綠色通道,為醫生提供再培訓教育等方面持續、深入地進行有益拓展和嘗試。如,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作為牽頭單位,與各地級市人民醫院胸外科聯合美年大健康廣東省公司舉辦成立南方肺結節診治聯盟;浙大市一醫院攜手美年浙江公司共建醫聯體;吉林市人民醫院與美年吉林公司進行醫聯體合作簽約等。
此外,美年健康還引進日本高端體檢服務體系等措施來增強技術壁壘,確保服務品質與運營質量穩步提升。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