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融新政首日 滬深兩市余額重回9000億元

8月19日,修訂后的《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正式實施。兩融標的股票數量由950只擴大至1600只,此次標的擴容是兩融歷史上第6次大擴容,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兩融標的擴容首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便重回9000億元臺階,創近半個月新高。其中,工商銀行等6只金融股融資凈買入額合計為9.07億元。昨日,《證券日報》記者采訪多位經濟學家和券商人士,他們認為,此次兩融余額重回9000億元的原因,一是兩融新規等多項利好消息刺激,另一方面則是投資者做多市場信心的提升。
兩融擴圍首日
兩融余額創半個月內新高
根據滬深交易所公開數據顯示,8月19日兩市兩融余額為9055億元,環比增長115.57億元,創近半個月內新高。其中,滬深兩市融資余額達到8930.47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增加了108.05億元,融券余額達到124.3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增加了7.52億元。
“此次兩融新規的落地,有助于提高市場活躍度,特別是融資融券標的的大擴容和交易機制的優化,都有利于提升市場情緒。在多項利好消息的帶動下,近日股市出現了較大漲幅,這也是市場風險偏好上升、做多情緒的體現。”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融資融券余額重回9000億元,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兩融新規中兩融交易機制優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則是市場逐漸出現做多情緒的作用。
前海開源基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些新增標的股在周一均大面積飄紅,成交量比之前都有所放大,這顯示出有一些新增資金入場來搶籌。兩融新規有利于提振資金入市的信心。”
11只個股凈買入額超1億元
金融板塊占“半邊天”
值得關注的是,在兩融余額大幅回升背景下,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板塊資金流入明顯。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8月19日,共有11只個股融資凈買入額超過1億元,其中,6只個股為金融股,分別是興業銀行、中信證券、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工商銀行,融資凈買入額分別為1.81億元、1.67億元、1.61億元、1.41億元、1.34億元、1.23億元。其融資凈買入額合計9.07億元。
另有多只個股的融資凈買入額十分亮眼。當日,生益科技的融資凈買入額達到2.68億元,勇奪榜首。五糧液以2.1億元融資凈買入額位居第二。此外,50ETF、中環股份、中興通訊的融資凈買入額也超過1億元,分別為1.15億元、1.15億元和1.06億元。
長城證券認為,此次《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的修訂,完美銜接8月8日證金公司公告全面調降轉融通業務費率的政策,各期限轉融通費率整體調降80個基點,轉融通費率的調減為證券公司兩融業務的開展鋪墊更加平穩的道路,同時拓寬證券公司紓困渠道,是防治證券市場風險集中爆發的重要舉措,是激活市場的關鍵一著。
下調轉融資費率
助力支撐券商兩融業務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在市場預期大幅提高的同時,此次兩融新規也將給券商帶來增量收入。
8月7日,證金公司給二級市場派送了“七夕大禮”。證金公司決定,自8月8日起,整體下調轉融資費率80BP。彼時,證金公司強調,此次下調轉融資費率,是根據資金市場利率水平做出的調整,有利于降低證券公司融資成本,促進合規資金參與市場投資,維護我國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歷史上有兩次這類調整,兩次下調皆收獲“漲聲”。彼時A股盤面逐漸穩定,個股異彩紛呈,賺錢效應顯現。
“80BP是很大的紅利,券商的融資成本降低,有助于提升流動性水平,將為兩融業務帶來有力支撐。“某大型券商投融資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然,也不能固化的看此次政策紅利,其傳導機制較長。
“證金公司下降了轉融通的費率80個基點,也有利于降低券商的融資成本,從而降低了融資客的融資成本,這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記者王思文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