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城市法源 爛縵新生-法源寺街區更新計劃”開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2日訊 (記者邵希煒 )9月11日,以“城市·法·源 爛縵新生—法源寺街區更新計劃”為主題的2019北京國際設計周西城分會場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站活動在南半截胡同7號紹興會館開幕。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此次“法源寺街區更新計劃”第二次攜手北京國際設計周,將在歷時一周的活動期間,以設計賦能城市創新為主線,圍繞“法源·智庫”“宣南古韻”“情義北京人”“爛縵歡動”四個板塊,通過紹興會館、爛縵胡同108號,沿爛縵胡同、南半截胡同呈現包括展覽、論壇、工坊等在內的約20個項目。
“城市·法·源 爛縵新生—法源寺街區更新計劃”宣傳板 中國經濟網記者邵希煒/攝
相較于傳統的設計周活動來說,本次活動的獨特之處在于,將以整個法源寺街區作為共享空間,將歷史建筑中零散而有限的房間組織起來,將城市服務、文化展示與文旅配套有機結合。在這里,街區的日常生活空間進一步豐富為獨具特色的體驗式共享空間,原社區居民、新社區血液、親社區游客和諧融洽的匯為一體,實現了參與式營造歷史街區可持續更新發展實踐、新時代的美好新生活及共享共生新模式的集中體現。
南半截胡同 中國經濟網記者邵希煒/攝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法源寺街區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從唐宋史跡走出的文化街區。是北京建城史,尤其是唐幽州、遼南京的重要歷史見證,這里集宗教文化、回民文化、傳統民俗文化于一身,具有獨特的區域生態面貌,積淀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元素,蘊含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價值,是北京城市發展的歷史痕跡和時代烙印,是北京南城的一顆明珠,是老北京留存至今的活標本。為使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得到傳承與活化,活動主辦單位依托設計周平臺聚集各方智慧,以實現街區共享共生、可持續發展、營造新時代美好新生活為目標,明晰街區的定位,樹立文化自信,不斷完善更新模式、令法源寺街區煥發新光彩。
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西城分會場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站活動的主辦單位、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項目實施主體,北京宣房大德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堅持以黨建引領,圍繞西城區直管公房管理經驗與服務特色,探索文化歷史街區發展新模式;以法源寺文保區保護提升項目為契機,多維度融入科技應用,推進智慧高效街區建設;以提供優質老城更新服務為核心特色,認真貫徹落實北京市新總規;以街區可持續發展為頂層架構,加快推進文化挖掘與保護、參與式社區營造與共建、優化街區環境與功能、植入智慧管理與業態 升級、深化科技應用與領域創新示范。以首善標準,全力打造歷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