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甲骨文遇上“表情包”
鄭州姑娘李子一創作的全網第一套以甲骨文為元素的表情包,下載量已超過10萬,閑時她還去康復中心給孩子們上甲骨文課;安陽人韓建周花了8年時間,自費編撰出版了《甲骨文字釋義》,今年又編寫了一本《甲骨文日歷》。
在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我們樂見許多普通人,把自己對古老文字的熱愛,化為推動甲骨文文化傳播和創新設計的點滴努力,讓甲骨文走出博物館、
走出課本、走出專家群體,在互聯網時代成為流行時尚元素,真正被社會大眾喜愛。
不僅“甲骨文表情包”,從網紅故宮文創引發年輕人追捧,到綜藝節目《國家寶藏》請明星演繹背后的故事,再到戲曲進校園……近年來,傳統文化探尋著“正確打開方式”,實現了一次次現代“穿越”。這不只是技術層面的,更是心靈的、文化的、共享的,啟示我們傳統文化就像一個生命體,只有融入現代人熱氣騰騰的生活,建立起共生共長的關系,才能再發新芽、薪火綿延。(劉嬋)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