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旅游不應是簡單的工業+旅游
作為工業大國,傳統產業、廢棄廠礦如何破繭重生?工業旅游的發展,可以成為重要的“活化劑”。這是記者日前參加在河北唐山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工業旅游產業發展聯合大會的深切體會。
工業旅游是由工業生產過程、工廠風貌、工人工作生活場景、工業景觀等構成。它可以讓游客置身其間,親眼見證一件件產品的生產過程,甚至還可以親自上陣,參與到生產過程中去。跟普通的觀光旅游相比,它更具現場感、參與性和動感,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中國科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主任助理齊曉波看來,發展工業旅游具有多重現實意義:對于企業來講,可以化解產能過剩、尋求破繭重生,保護工業遺產、實現轉型升級;對于旅游業來講,可以培育新領域,豐富新產品,增加新供給,構建新增長點;對于工業城市來講,可以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空間,注入全新活力,改變城市風貌。
“工業旅游可以讓游客重溫工業歷史,工業遺址可以成為科普休閑、研學旅游的工業遺產旅游基地,也可以成為廣大中小學生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管理中心主任王立新說。
近3年來,我國工業旅游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長31%,旅游收入年均增長24.5%。目前,已有不少城市以及知名工業企業都開發了工業旅游項目。
以唐山為例,近年來,該市工業旅游取得了長足發展,建立了以開灤國家礦山公園、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唐山啟新水泥工業博物館為代表的重點項目,涉及煤炭、陶瓷、機車制造等多個工業產業領域。
在北京石景山,首鋼作為百年老廠,廠區搬遷后保留了大量的工業遺存。目前,以工業遺存和綠化空間為主體的首鋼工業遺址公園已打造成型。工業遺存和現代元素,在園區內完美融合,飽含鐵色記憶的工業建筑,變身充滿奇思妙想的現代創意空間,特別是烙印著北京近百年工業記憶的三高爐,成了京西最新一處網紅打卡地。
不過,與會專家指出,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旅游景區還處于初級階段,規模、人氣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而且,當前工業旅游還存在產品形態單一、同質化嚴重以及過于強調專業性、忽視旅游體驗性等問題。
對此,齊曉波指出,工業旅游不是簡單的工業+旅游,它是兩種文化的交融,是人類百年工業積累與旅游要素形態的融合。它需要通過歷史記憶、復原真實場景等,讓游客產生情感共鳴,讓游客觀賞工業、參與工業、沉浸式體驗工業。
那么,該如何推動工業旅游進一步發展?在與會專家看來,要深入挖掘企業文化精神,釋放不一樣的文化魅力,如青島啤酒文化;發掘工業中的獨特元素和IP形象,用創意的手法打造不一樣的體驗;發掘工業與旅游的不同結合點,走出差異化的路子……隨著科技進步,工業旅游要融入休閑、高科技元素,并用情懷來講好傳統工業的故事,構建一個“可觀(景觀)、可玩(參與)、可學(知識)、可購(購物)、可閑(休閑)”的工業旅游運營生態。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