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迎來“硬措施”
日前,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 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今天上午,《指導意見》有關情況發布會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
“鄉村振興不振興,要看鄉風好不好。”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指出,近年來,各地在革除農村陋習、樹文明新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天價彩禮“娶不起”、豪華喪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禮金“還不起”等問題還大量存在。《指導意見》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文明鄉風建設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一些地方反映,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缺乏硬措施。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一局局長張志勇介紹,《指導意見》從兩個方面提出了比較過硬的舉措:
一是對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工作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基層民政、婦聯等工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婚介機構和農村“媒婆”的管理,基層司法執法部門要對鄉村社會利用婚喪嫁娶斂財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重點整治,對孝道式微等不良現象要加強批評教育,對不贍養甚至虐待父母的行為要加大懲處力度。
二是要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要探索建立正面激勵機制,對于在推進文明鄉風建設特別是移風易俗工作方面作出表率的家庭、先進個人可以給予相應獎勵。要創新青年婚介服務方式,充分發揮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鼓勵村里的婦聯主席成為農村的義務紅娘,為農村青年提供婚戀服務,宣傳引導農村青年抵制高額彩禮、奢華婚禮。同時要創新農村養老服務方式,推廣農村互助型養老,積極引入相關公益組織,不斷完善服務方式、內容等。要創新農村婚喪宴席舉辦方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立農村宴席服務隊,明確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和服務承諾等,進一步防止大操大辦、浪費攀比。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