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零容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
原標題:《天津市知識產權保護條例》今起施行
“零容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
記者從10月31日召開的《天津市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宣傳貫徹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條例》已經由天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據了解,《條例》緊緊圍繞我市發展戰略,具有鮮明天津特色,是全國省級首部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綜合性地方性法規,也是我市知識產權保護法制建設上的標志性法規,將為天津建成知識產權保護最優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條例》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銜接,將形成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合力。很多知識產權違法案件的查處都涉及多個部門,知識產權相關部門將積極溝通,信息共享,做到執法“無縫銜接”。同時,針對我市重點產業發展、重大經濟項目、重大經濟文化活動中的知識產權保護,相關部門將共同做好引導和支持,做到重點“銜接”。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專利申請提供優先審查通道,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條例》開辟了便利快捷的維權途徑,明確了我市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解決機制,促進知識產權行政裁決、調解、仲裁、訴訟等糾紛解決途徑的有效銜接,為司法途徑做必要的引流和分流,縮短一般性侵權糾紛的維權周期成為了可能。同時,知識產權主管部門和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應當建立統一的投訴、舉報平臺,公開投訴、舉報方式等信息,及時處理并答復。
《條例》增大了知識產權侵權違法的成本,體現了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零容忍”的鮮明立場。我市將充分發揮綜合執法規模優勢、體制優勢,以電子商務領域、外商投資領域及重點商品交易市場為重點,集中力量辦大案要案,嚴厲查處商標侵權、專利侵權、特殊標志侵權、假冒專利及侵犯商業秘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切實保護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將依法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及時處理知識產權違法案件,根據侵權行為程度給予相應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據介紹,為了破解知識產權案件認定難、取證難等難題,《條例》創設了技術調查員制度。知識產權主管部門和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可以選聘專家作為技術調查員,參與知識產權案件調查,為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技術調查員的介入,可以大大增強行政部門查處專業性、技術性強的知識產權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條例》明確了違法經營額計算方式。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所確定的違法經營額計算方式,移植至條例中,為行政執法部門快速查處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侵犯同一知識產權的案件可以依法合并處理,有利于同類案件的快速認定、快速處理。
據介紹,《條例》尤其在嚴格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有所體現:一是針對主要的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通過提高罰款額度的基點,設定了嚴于上位法的行政處罰;二是明確了對重復實施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依法從重處罰;三是明確了知識產權信用監管制度,針對知識產權嚴重失信行為設定了相應的聯合懲戒措施,進一步增大了侵權違法的成本;四是《條例》還對實施知識產權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和構成犯罪的刑事責任,作出了銜接性規定。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