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老磁帶…… 快來時光博物館體驗成都70年變遷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8日訊(記者 文驥 攝影報道)“走進時光博物館,就像是走進了穿梭機,一下就回到了過去。”這個周末,成都“80后”成都市民小何帶著父母、小孩來到成都寬窄巷子東廣場,體驗成都70年的變遷。9月6日至10日,由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聯合成都文旅集團推出的“時光博物館”成都站活動在寬窄巷子拉開帷幕,這是該活動繼北京、深圳、長沙三地后全國巡展的第四站。
據了解,2019年時光博物館以“流動的時光,行進的中國”為主題,將民眾70年生活記憶“裝”進兩輛時光大篷車之中,生動講述了70年間民眾衣、食、住、行、文、教等方面的變化。場館共設有7大場景,采用沉浸式體驗的方式,與觀眾進行深度互動。負責本次活動的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工作人員張磊告訴記者,日均進場參觀量在2000人左右,可謂人氣十足。
四川新聞網記者在現場看到,排起長龍的參觀人群中,年輕人的占比很高。“沒想到我們排的不是愛豆的演唱會,而是時光博物館”。“很有意義,越了解了我們的國家,就會越愛她。”
縫紉機、收音機、老磁帶……進入時光博物館,這些老物件吸引了不少“老成都”的“強勢圍觀”。在記憶供銷社,展現了60-70年代供銷社場景,熟悉的老票據將游客們帶回了物資貧乏,憑票購物的年代。走進奇妙時空屋,游客們仿佛走進了80年代的那個家,墻壁上張貼著先進工作者的獎狀,書桌上擺放著爸媽常用的算盤、工具書……此處還設有由3000多枚老磁帶組成的“聆聽時光”創意互動,讓游客們在聲音里重溫70年。光陰教室里,課桌上的老教材和耳邊不時傳來的下課鈴聲、眼保健操廣播聲把游客們帶回了90年代的求學歲月。
“這個活動很有意思!”小何告訴記者,聽說時光博物館來到成都,所以專門帶父母和孩子到現場參觀,感受祖國的偉大變遷,同時讓孩子“見識”一下過去的老物件。“這些都是我們小時候用過的一些東西,他們這一代見都沒見過,能有機會讓小朋友感受下過去的這些東西,我覺得挺有意義。”小何說。
記者了解到,時光博物館是人民日報新媒體傾力打造的爆款活動IP,自2018年開始啟動。2019年,時光博物館以中國發展歷程中個人與家庭的變遷為主線,以“流動”為形態,以時光列車、時光郵輪、時光大篷車等為載體,描繪出了70年間,中國發展之路與人民幸福之路緊密相連,共振前行的畫面。在此前結束的時光博物館北京、深圳、長沙三地活動中,時光博物館吸引了超過3萬名游客到場參觀,相關話題累計曝光量超20億。而在成都站之后,時光博物館大篷車還將陸續前往廈門等多個城市,與全國人民一起重溫70年拼搏時光,感受行進的中國。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標簽:
- 編輯:王麗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