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診心理”也會有病
到醫院就診時,你對自己的病和醫生一定有一些想法,這些想法就叫作“就診心理”。疾病能否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除了決定于醫生技術水平的高低和處方用藥的正確與否外,還與“就診心理”密切相關。常見影響治療效果的“就診心理”為:
1.想象診斷:病人就診時,已經對自己的病作了自我診斷,他們抱著可能患有某種疾病的想法,有時還綜合其他各種癥狀,自己臆造病情,同時也往往臆造與之吻和的癥狀,這就容易干擾醫生甚至造成誤診。
2.忽視疾病:有的病人認為病情較輕,自己體質又好,就診時常抱無所謂的態度,好像辦一件不關緊要的事情一樣,注意力不集中,敘述病情很簡單,甚至不按醫囑服藥。這會延誤病機,影響治療。
3.挑剔心理:就診時,有人喜歡用挑剔的目光打量醫生,暗自對醫生進行評價,然后再決定找哪位醫生就診,尤其是看中醫時,總喜歡找老醫生。但是事實上,醫生的態度或技術不完全是由年齡或相貌來決定的。
4.定向心理:有的人對某個醫生非常佩服和崇拜,甚至達到理想化。有的則迷信“名醫”,因而“排他性”很強,不分病情輕重緩急,非要找個“名醫”或某個醫生就診,往往延誤病程,變生他病。
5.求愈心切:有的病人,既看中醫又看西醫;有病亂投醫,聽風就是雨。結果欲速則不達,事與愿違,事倍功半,使診斷互相矛盾,藥效相互抵消或重復,甚至出現藥物中毒的現象,造成不良后果。 【】【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