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醫學的概念
狹義概念:
主要指研究心身疾。ê喎Q心身癥)——即“心理生理疾患”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治和預防的學科。
廣義概念:
是研究人類同疾病斗爭中一切心身相關的現象。涉及醫學、生物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其含義非常廣泛,是當前國際上引人矚目的新學科之一。
心身醫學科學體系確立于20世紀30年代。至今有60年左右的歷史。心身醫學一詞是德國精神醫師亨羅斯1818年在討論市面正式提出的。1935年美國精神病學家、心身醫學的開拓者之一鄧伯(Dunber)加以采納,并于1939年在他領導出版地《美國心身醫學雜志》訶944年建立的美國心身醫學會加以推廣。
心身醫學的研究范疇:(不僅僅限于某一器官和系統的疾病本身,也不僅指疾病的病力學)它是研究疾病的傾向性、易患性、疾病的起因、預后、病前軀體和心理方面的前驅性特征,心身相關規律。(在概念、研究范圍方面有廣義、狹義兩種觀點,迄今仍有很大分歧)
心身醫學是從心身相關的基本立場出發,考察人類健康和疾病問題,試圖提出“綜合——整體性醫學學科”。其理論基礎是“心身相關原理”。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