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式計算出你的幸福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賽利格曼提出了一個幸福的公式—— 總幸福指數=先天的遺傳素質+后天的環境+你能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 其英文的表達:H=S+C+V 當代的人們更加開放地生活,我們坦言幸福,我們追求幸福。幸福在哪里?當代心理學告訴我們,幸福也是有指數的,總幸福指數是指你的較為穩定的幸福感,而不是暫時的快樂和幸福。看了一個喜劇電影,或者吃了一頓美食,這是暫時的快感,而幸福感是指令你感到持續幸福的、穩定的幸福感覺,她包括你對你的現實生活的總體滿意度和你對自己的生命的質量的評價,是指你對自己生存狀態的全面肯定。這個總體幸福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一個人先天的遺傳素質,二是環境事件,三是你能控制的心理力量。 先天遺傳影響幸福感 幸福怎么能與先天的東西有聯系呢?一對雙生子的研究證明,一個人的心情可能受到父母的遺傳影響,如天生具有抑郁傾向,整日悶悶不樂,其實沒有什么壞事情來煩他們,可他們就是不快樂,對生活中消極性和陰暗面卻十分敏感,易被不好的事情所感染,甚至遇到好事也不能使他們快樂。 ●中彩2200萬美元,羅斯只快樂了不到一年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賽利格曼講述了一個故事。羅斯是一個芝加哥郊區的中年婦女。她離婚多年了,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有希望,她每個星期都花五美元購買當地的一種彩票。由于她平時總是處于情緒低落中,所以要靠服用一種抗抑郁的藥物保持心情安寧。這種壞情緒是從中學時代開始的,二十多年來一直持續著,只不過三年前她丈夫有外遇拋棄她之后更嚴重一些。然而奇跡發生了。羅斯贏得了她所在的州的彩票大獎,整整二千二百萬美元。她激動得差點暈過去。她辭去了洗衣工的工作,購買了有18個房間的別墅,把兩個孩子都送進了最好的私立學校。但令人驚奇的是她的幸福心情不到一年就開始惡化了,到了年底,她的抑郁情緒重新出現了,她像以往悶悶不樂…… ●財富和成功不能永葆幸福,而樂天派的情緒才是穩定的金錢竟然也買不來快樂?心理學家調查了22個平時具有抑郁心情但曾經中過彩票大獎的人,當中獎事件過去以后,他們很快地回到了從前的抑郁狀態,又覺得不幸福了。但令人欣慰的是,如果一個天性樂觀的人,遇到暫時性創傷事件對他們的消極影響也是短暫的,不幸事件的幾個月后,他們又回到了從前的正常狀態。調查表明,即便是一個高位截癱的病人,如果原本是一個樂觀的人,在得病八周后,其積極的情緒會有所恢復,并戰勝了消極情緒。若干年后,他們報告的幸福感只比正常人稍低一些。看來,樂天派人的情緒是穩定的。金錢與財富的總體水平與幸福人生關系不大。 ●雙邊婚姻圍城并沒雙邊幸福,最幸福人的標志是愿與他人分享生活 俗話說婚姻是一座圍城,有的人想進去,有人想出來。根據美國對于35000人的調查,結婚的人中有42%的人認為生活非常幸福,而沒結婚的、離異的和配偶去世的人中,認為生活非常幸福的比率只有24%。在個人主義文化中,同居但沒正式結婚的人覺得很幸福,而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沒有這種感覺。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婚姻并不幸福,那么你的幸福感就會低于沒有結婚的人或者已經離婚的人。總體上可以說,在婚的人比非在婚的人更加幸福。 社交生活方面,賽利格曼的研究表明,10%最幸福的人雖然形形色色,但是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具有豐富的社交生活,他們區別于一般人和不幸福的人的一個標志是愿意與他人分享生活,而不是一個人獨處。這一點與婚姻有點關聯,一個喜歡與他人在一起的人,愿意結婚,而一個愿意獨處的人不傾向于結婚,可以說一個幸福的人是一個愛交往的人,具有豐富的社交生活。 ●年輕不像過去那樣重要了,生活滿意度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 年齡對于幸福有影響嗎?威爾遜30多年前研究發現年齡是影響幸福的重要因素,如今可能有所變化。年輕不像過去那樣重要了,一項權威的研究考查了不同國家的60000多人,將滿意分為生活滿意、愉快心情和消極心情三個方面,研究發現,生活滿意度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但愉快的心情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稍微有點下降,消極的心情不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 ●受教育程度、氣候、種族和性別不影響幸福 沒有證據發現這些因素對幸福有任何影響。學歷高的受教育者并不比沒有受教育的人更加幸福,智力水平也是如此。無論是陽光還是陰天潮濕的氣候,對于人的幸福感都沒有什么影響。種族也不影響幸福,各種族的人都有幸福和不幸福的人,而性別也對于幸福沒有影響,女性快樂和悲傷的程度方面都超過男性,所以總體水平上他們與男性的幸福是一樣的。 財富,尤其是財富的增加,與幸福只有低相關。富有的人報告說只比普通人感覺更幸福一點。最近的半個世紀,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增加很多,但幸福感只增加了一點。 最近的一次收入增加可以增加幸福感,一般意義上的收入增加,不會增加人的幸福。 外表的吸引力也不會影響人的幸福感。 綜上所述,如果你希望自己更加幸福,你不妨選擇如下環境: 1.生活富有一些;2.擁有美滿婚姻;3.豐富你的社交生活,多與朋友在一起;4.具有信仰。 關于幸福公式中最后一個部分,也是最為重要的是你能掌握的力量,即如何控制自己的心理力量。(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翔平博士)<節選>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