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男性心理的維他命
“補鐵、補鋅,補鈣……”這些都是在人體維生素缺乏時需要補充的營養成分,當男性心理遇到困難時,這些物質上的“營養素”就起不了任何作用了。只有心理上的“維他命”來治療受傷的心靈。具體還是看下面的“功效”吧。
首先,最為重要的精神“維他命”是愛。愛能伴隨人的一生。童年時代主要是父母之愛,童年是培養人心理健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確的父母之愛,就將影響其一生的心理健康發育,很多成年人的都與童年缺少父母之愛有關。少年時代增加了伙伴和師長之愛,青年時代情侶和夫妻之愛尤為重要。中年人社會責任重大,同事、親朋和子女之愛十分重要,它們會使青年人在事業家庭上倍添信心和動力,讓生活充滿歡樂和溫暖。愛有十分豐富的內涵,不單指情愛,還包括關懷、安慰、鼓勵、獎賞、贊揚、信任、幫助和支持等。一個人如果長期得不到別人尤其是自己親人的愛,心理會出現不平衡,進而產生障礙或疾患。
第二種重要的精神“維他命”是渲泄和疏導。無論是轉移回避還是設法自慰,都只能暫暫時緩解心理矛盾,求得表面上的心理平衡,治的只是標,而適度的渲泄具有治本的作用,當然這種渲泄應當是良性的,以不損害他人、不危害社會為原則,否則會惡性循環,帶來更多的不快。比如,當你心情壓抑時,可以去踢足球,把火發在足球身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對親人和好友訴說,把心里的不快倒出來,這就是渲泄。與此同時,也希望有人幫助自己解開心里的疙瘩,或幫助出出好主意。渲泄和疏導都是維護心理平衡的有效辦法。心理負擔若長期得不到渲泄或疏導,則會加重心理矛盾進而成為心理障礙。
第三,善意和講究策略的批評,也是重要的精神“維他命”。它會幫助人們明辨是非,改正錯誤,進而不斷完善自己。一個人如果長期得不到正確的批評,勢必會滋長驕傲自滿的毛病,固執、傲慢、自以為是等,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發展的表現,但是,過于苛刻的批評和傷害自尊的指責會使人產生逆反心理,嚴重的會使人自暴自棄、脫離集體,直至難以自拔。所以,遇到這種“心理病毒”時,就應提高警惕,增強心理免疫能力,我們平時應多親近有知識、有德行、值得信賴的人,這樣就比較容易獲得這種健康的“維他命”。
第四,堅強的信念與理想也是重要的精神“維他命”。信念與理想的力量是驚人的,它對于心理的作用猶為重要,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常常會遭遇各種挫折和失敗,會陷入到某些意想不到的困境,這時,信念和理想猶如心理的平衡器,它能幫助人們保持平穩的心態,度過坎坷與挫折,防止偏離人生軌道,進入心里暗區。
第五,寬容也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維他命”。人生百態,萬事萬物難免都能夠順心如意,無名火與萎靡頹廢常相伴而生,寬容是脫離種種煩擾,減輕心理壓力的法寶。但寬容并不是逃避,他是豁達與睿智的。
保持心理健康的關鍵是要學會自我調試,善于駕馭個情感,做到心理保護上的自立、自覺,主動為自己補充健康的心理營養素,在必要時,也給他人提供能夠讓心理健康的“維他命”。
男性心理健康的八大標準
健康不僅僅包括身體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專家認為:凡對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動作出積極反應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作為支撐家庭與社會主體的男性,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通過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言行,那您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
心理健康其實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當事人能夠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發揮本身的能力和潛力。心理健康是不好去通過儀器來檢測的。因此有一個評測心理健康的標準就能更好地把握住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對于男性來說,承受著更多壓力和責任的群體,這個標準就顯得更加有必要了。專家分析,心理健康標準的核心是:凡對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動作出積極反應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心理學界認為,完全符合心理健康標準的人是不存在的,但心理健康卻永遠是人們努力的方向。作為支撐家庭與社會主體的男性,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通過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言行,那您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
了解自己
有一個人永遠跟我們生活在一起,這個人就是我們自己——自我。孔老夫子說過:“知己者明,知人者智。”我們只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有可能是幸福的,是健康的。了解自己的長處,我們會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我們才會少犯錯誤,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