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管理:呼喚工作方式的創新
美國阿肯色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壓力的產生不取決于工作時間的長短,而取決于工作方式。阿肯色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丹·甘斯特和他的研究生在西雅圖舉辦的管理學術年會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堆積如山的工作、不得已的加班是許多成年人都常遇到的問題。如何優化員工的工作方式,創建寬松、自由、高效的工作環境是企業壓力管理面臨的首要問題——
目前,職業壓力為企業、為員工帶來的損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據業內人士初步估計,我國每年因職業壓力給企業帶來的損失至少在上億元。因此,如何進行壓力管理,便成了聚攏越來越多管理人員目光的熱門話題;而如何優化員工的工作方式,創建寬松、自由、高效的工作環境,則成為企業壓力管理急需用創新性思維來探討、研究的重要問題。
工作時閑聊,可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你曾因在工作間歇喋喋不休地說閑話挨過老板的訓,那么現在,你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老板,你這樣做是為了能更好地工作。最近,英國職業心理學家的一項研究顯示,工作時間適度說閑話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進行有關調查的倫敦城市大學護士學院的凱瑟琳·沃丁頓女士說:“經常東家長西家短說閑話,看起來似乎不足取,但其實對健康非常有益。閑聊使人們心里受用,工作起來順心,而且更富創造力。”這番話是沃丁頓在英國職業心理學家年會上對與會的公司老板們說的。她說:“我們發現,護士經常會通過喋喋不休地說閑話來發泄情緒和表達意見。保健行業的雇主也許應當從一個新角度來看待這樣的閑話。”沃丁頓女士領導的這項研究,以10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與她們進行談話發現,嘮叨、閑聊能幫助她們緩解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有的護士反映,有些事情她們沒法跟領導說,只有在嘮叨的時候才能發泄一下。雇員之間相互交流也有助于彼此間獲得支持和反饋信息。另外,工作場合氣氛比較嚴肅,只有閑聊時人們才能不設防地展示自己的個性,這有助于精神放松,老板們應該用不同于以往的眼光來看待閑聊。研究人員甚至聲稱,雇主們應該鼓勵自己的職員在工作時多嘮叨嘮叨,這樣有利于增強員工的創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咖啡文化,有效釋放壓力
香港鳳凰衛視公司,專為員工開辟了“咖啡屋”,明基電通總部也在辦公樓里,設了間星巴客式的咖啡廳。從這里飄出的咖啡濃香不僅是企業文化的一種成份,而且更成為白領休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眾所周知,福利待遇越好的公司,管理就越發嚴格,Office里的“氣壓”就越高。無聲辦公的氛圍加上透明玻璃間內老板不時瞥出的目光對員工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壓”得人異常緊張。在這樣的工作氣氛中,當你面對著厚厚一摞待處理的文案愁眉不展時;當你剛剛挨了上司的“釘子”,心中怒氣沖天卻不敢發作時;當你加了一個通宵的夜班,頭昏腦漲可又不得不出席一個重要會議時,一杯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咖啡無疑是最適宜的調節。這種花錢不多卻人情味十足的“溫柔政策”,員工們是十分買賬的,于是“鞭打”的“痛”就不那么難以承受了。
但凡Office集中的區域,咖啡廳的生意也必定紅火。白領們喜歡在午時或下班后鉆進咖啡廳里“泡”著。結伴的大都是同事,他們在此可暢所欲言。咖啡在潛移默化中成了Office的附屬品,成了白領們舒緩“壓力”的最佳飲品。在這種蕩著奶香、甘甜與苦澀的液體中,緊張工作和生活著的人們找到了一個適合的借口彼此交換著信息,彼此釋放著憂怨,彼此汲取著理解和溫暖,從而獲得一種熱情洋溢的生命情調。
移動式辦公,寫字樓新潮流
早上,中國惠普總裁孫振耀走進位于大北窯橋畔的惠普大廈10層,跟往常一樣,第一件要干的事是尋找自己今天的辦公位子。奇怪嗎?身份如此顯赫的惠普總裁竟沒有一間屬于自己的辦公室。在最近一次中國惠普的辦公方式調整中,孫振耀把自己劃在了“出差較多,不需要固定位子”的員工行列。對這支占惠普(北京)員工總數54%的600余人的隊伍,公司按3比1的比例給他們配備了200個辦公位子。于是,在這幢目前北京惟一實現移動無線辦公的大廈里,你就經常能見到這樣的風景:有人風風火火地沖進電梯,左手握著手機,右手舉著無線電話旁若無人地談著業務;有人坐在咖啡間一邊“擺弄”筆記本電腦一邊喝熱飲。
“只需給每人配備一臺筆記本電腦、一塊無線上網卡和一部無線分機電話就OK了。”中國惠普行政部經理袁偉說。據袁偉介紹,這種開放性的移動辦公形式不僅使部門間的溝通變得很容易,還令員工感覺非常自由、自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公司真的因此節省了大筆開支:原來8個樓層容納了700多名員工,現在有1100名員工在這里工作。至少為北京惠普節省了1/4面積的房租。
沒有老板會對降低高昂的辦公費用不感興趣,或許用不了多久,惠普大廈里的那道流動的風景,將替代格子間成為京城寫字樓里的新潮流。
娛樂式工作,讓人樂此不疲
在德國漢堡的七象通訊公司現代化的辦公室內,除了敲打鍵盤的聲音外一片寂靜,有些員工還戴著耳機,邊工作邊聽著他們喜歡的音樂,公司領導人華格納很愜意地說:“早上一覺醒來想到要工作,就是件愉快的事。”華格納的工作態度很輕松,而目的便是為了要激勵這些年輕的職員。這一招果然奏效,在一向以歐洲工時最短而聞名的德國,七象公司的員工都心甘情愿地每天工作10~12小時。
玩樂辦公室的概念是從美國引進的,同事成為好友,工作生活成為一場大派對,所有活動都集中在辦公場所,下班時間一到,這些新經濟新貴們并不是急著回家,而是把親朋好友召來公司參加即興派對,老板還會隨時供應餐飲,讓員工吃吃喝喝,由于次日都得早起會見客戶,所以大家都不會喝醉。七象公司的專案經理羅絲說,她很喜歡她的工作,即使工作12小時后,她還有精力能做其它的事,她以前從事朝九晚五的工作時,每天準時下班,反而累得很。華格納表示:“自由”是新經濟職業場所的最重要因素,老板得努力為員工營造愉快的工作氣氛。彈性工作制,使工作隨心所欲
據一項市場調查顯示,國內有過半數以上的白領工作者不愿拘泥于傳統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他們認為,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節奏過于緊湊,必須有更靈活的工作方式來激起他們的工作熱情,幫助他們調整最適合自己作息習慣的生物鐘,以保證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來“降壓”、“解壓”,讓自己的頭腦時刻保持高度的清醒。而在人力資源管理研究領域,激勵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成果正使一種新興的、更適合時代發展的工作方式———“彈性工作制”應運而生。
據了解,在歐美,超過40%的大公司采用了“彈性工作制”,其中包括施樂公司、惠普公司等著名的大公司;在日本,日立制造所、富士重工業、三菱電機等大型企業也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類似的改革。而在我國,近年來也涌現出越來越多試行該種制度的工廠和企業。
彈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或固定的工作時間長度的前提下,員工可以靈活地、自主地選擇工作的具體時間安排。目前國內實行彈性工作制的企業多以下列四種形式實現———核心時間與彈性時間結合制,即公司只規定每天工作的總時間數,而一天的工作時間由核心工作時間(通常5~6小時)和彈性工作時間組成,前者是每天所有員工必須到班的時間,便于員工溝通和交流,后者則是員工可自由選定的上下班時間。從心理上講,它給予員工更多的自主權和責任感,順應了員工成長的需要。統計表明,這種工作制主要被小公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