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先生的尷尬現狀
提起護士,人們腦海中總會浮現出白衣飄飄、溫柔可愛的女性形象。男護士盡管只是“萬花叢中”一點“綠”,但仍是中國護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醫院中同樣需要從事護理工作的男性。有關專家表示,現在社會上對男護士存在偏見,造成男護士人才難留,其實,男護士在生理上的優勢是女護士無法取代的,其發展也將是現代醫療護理發展的趨勢。所以,我們更有理由把目光轉向護士先生們,因為在世俗偏見中堅守崗位的他們,是值得人們關注的,同時,男護士的處境和現狀也足以引發人們對中國護理行業的思考。
護士先生的尷尬現狀
在護理工作中,男護士會因性別而遭遇種種尷尬。這是因為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護理工作都是女性干的事。此外,由于社會偏見的影響,男護士在工作中慢慢會覺得郁郁寡歡而不得志,認為混在女性世界里是沒有前途的,甚至會有丟臉的想法。總之,這些世俗的看法,讓男護士隊伍的發展舉步維艱。
男護士的生存狀態
目前全國各地醫院男護士還是很少,無法滿足需求。其實醫院里有很多細致的分工,像手術室、骨科、泌尿科、外科等科室,都很需要一些從事高級護理的男性來“大顯身手”,但從現今高校所設的專業來看,要尋覓到幾位高學歷的男護士很是困難。據某地衛生局醫政處介紹,現在經他們辦理護士資格證書的有800多人,其中只有兩名是男性。專家認為,現在基本上還是女護士一統天下,醫院希望增加一定比例的男護士,他們具有生理上的優勢,女護士無法取代,總之,消除傳統偏見是男護士大量出現的前提。相信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發展和人們思維觀念的轉變和開闊,男護士這一行業,在中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市場。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就有男性涉足護士這個行業;只不過在幾十年的發展長河里,男護士對于多數人而言,依然是一個新鮮事物。提起男護士,很多人第一感覺就是好奇。雖然現在是市場經濟,講究供求關系;雖然男護士求大于供,但這并沒有給男護士們帶來多大的優越感。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護理工作都是女性干的事,如果男性來做護理,總有人感覺不適應。
不僅如此,他們在病房里遭遇到了過多好奇的眼光,在護理工作中,遭到因為性別而導致的尷尬后,更會使他們滋生離開的念頭,而一旦有人開了轉行的先例,很快就會有人跟著離開。
逃離工作崗位的男護士,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關于自己以后的出路。由于社會偏見的影響,男護士認為在女性世界里,是永遠沒有前途的,甚至還會有男護士對自己的職業非常保密。感情問題,也是男護士逃離工作崗位的又一原因。
男護士的尷尬處境
某醫學院護理學院大三本科男生張武是服從報考志愿被分配到護理專業的。“剛開始的時候很不情愿,親戚、朋友也都笑話我,上大學就學個伺候人的專業。我和班里的5名男同學都想轉系。后來慢慢地發現,其實,護理專業和別的專業學的課程基本一樣,再加上男學生有就業優勢,很多還未畢業就都被簽走了。最后我還是選擇了這個專業,但將來如果有轉行的機會我還是會把握住的。”
張武坦言:“男護士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女護士想都想不到的‘非人’待遇。比如說給病人打針是護士最基本的工作,當我拿起針筒給女病人注射時,總會看到對方驚訝的眼神,然后是斷然拒絕。這時就會有種說不出的悲涼,感覺像是自己做錯了事一樣。一次,我正準備給一名女病人打針,病人一看是個男的,先是驚訝地頓了幾秒,然后不好意思地說,還是請換個女的吧。這恐怕算是我遇到的拒絕中很有禮貌的一回了,不少病人干脆大聲叫嚷著要換女護士,真讓人無地自容。自己的工作不被患者承認,我很苦惱,幾次想打退堂鼓。但就這樣退縮了,又不甘心。”在手術室工作,雖然避免了與患者直接接觸的尷尬,但來自社會的壓力卻很難讓他承受。“比如朋友一起去吃飯的時候,朋友們都不知道該如何介紹我。知道我是一名護士后,許多人都投來異樣的眼神,那種感覺很是不好。”其實,這種感覺很多男護士都有所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