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雜糧才是養生保健的根本
導讀說明:故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惫,指主食;昌,指身體健康,這句話意思是吃得下飯,身體才棒。——洛陽健康網,洛陽地區最權威健康醫療信息門戶網,您的生活健康向導,真誠服務于百姓的健康生活。
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卷一中寫道:“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所勝平之。故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谷,指主食;昌,指身體,這句話意思是吃得下飯,身體才棒。
“這句古語充分道出了主食的重要性。”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養生學教授楊力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說,谷物主食能維持旺盛的生命,保證身體。中醫認為“四時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而谷物主食是胃氣的主要來源!饵S帝內經》中也有“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認為五谷雜糧才是養生的根本。
其實,“安谷則昌”的思想和現代營養學的理論也是一致的。在《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五谷雜糧等主食位于寶塔的底端,是整個膳食結構的基礎。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告訴我們,在食物多樣化的前提下,日常飲食應以谷類為主,它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和一半以上的蛋白質。
“現在許多人為了減肥而不吃主食,因此臉色蠟黃,抵抗力下降,受損”,楊力不無擔心地說。我們應該每天至少吃300克的主食,包括米飯、饅頭、面條、燕麥、玉米等,同時注意粗細搭配。此外,“安谷則昌,絕谷則亡”對病人更為適用,病中能吃得下飯,生命力就旺盛;相反生命就不會久長,可見主食對多么重要。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