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多食苜蓿
苜蓿又名草頭、金花菜、黃花菜等,有紫苜蓿和南苜蓿兩種,紫苜蓿生于曠野和田間,是動物的主要飼料,被稱為“牧草之王”。南苜蓿生長于我國南方,寧滬居民愛作菜肴服食。如上海的“生煸草頭”“湯醬草頭”都是名菜。苜蓿在陜西也深受喜愛,“關中婦女有三愛:丈夫、棉花、苜蓿菜。”
苜蓿是春天應時野菜,嫩莖葉可食,其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尼克酸和礦物質。一般用來素炒,也可作為扣肉、紅燒肉等葷菜的墊底,還可以腌漬和醬制。祖國醫學認為,苜蓿味苦、性平,有健脾益胃、利大小便、下膀胱結石、舒筋活絡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苜蓿有降脂、抗動脈粥樣硬化,增強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癌和雌激素作用。因此,春天多吃些苜蓿,是有益于健康的。
尿路結石的治療,一般需要堿化尿液,限制嘌呤飲食,抑制尿酸合成。苜蓿粥在防治酸性結石,特別是尿酸性膀胱結石方面有較好作用。其方法為:采新鮮苜蓿50~100克,洗凈后粗切分段。大米50克,淘洗干凈,按常法加水與苜蓿一起煮粥。粥菜熟后即可服食,粥色淡碧,氣味清香。每日早、晚各吃1次,連服30天以上。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