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貧血問題很嚴重
有關醫院對住院老年病人統計發現,60歲~79歲老年人中貧血發生率為35.5%;80歲以上老人中貧血發生率竟高達49.3%。但是由于癥狀不明顯,往往貽誤治療時機……
王老,71歲,以前每天買菜,提著滿滿一籃菜,上3樓,心不慌、氣不喘。最近他提籃子常頭暈,走幾步就得停,上3樓更要歇一歇,面色蒼白。他自認為年紀大了,體力衰退。到醫院一檢查,他患了缺鐵性貧血,且不輕,詢問原因,他說他最近聽幾個朋友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年輕大了,要多吃素,他這幾個月很少吃葷了。
專家分析
臨床醫學上,成年男性血紅蛋白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即為貧血。老年人感覺遲鈍、活動量小,貧血癥狀不易被發現。尤其慢性貧血有時僅表現為心慌、氣短,常被誤認為是一般性的衰弱。老年人貧血能加重某些慢性疾病。而如果經過針對性治療仍不見效果,就有惡性腫瘤存在的可能。
專家開藥
藥方一:針對缺鐵性貧血的飲食預防
缺鐵性貧血是由于鐵攝入量不足、吸收量減少、需要量增加、鐵利用障礙或丟失過多所致。潰瘍、痔瘡、肝硬化、萎縮性胃炎等慢性出血也會造成缺鐵性貧血。可用食療預防。
茶葉中的單寧酸鹽會妨礙鐵的吸收,所以飲茶必須適量。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蘋果、干果類、全谷類、蔬菜類等。每天只要吸收0. 5毫克~1毫克鐵質,就可滿足健康男性及停經女性需要。維生素C,可避免鐵被氧化及可促進鐵的吸收。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菠菜、番茄、柑橘等。
藥方二:針對巨幼細胞性貧血的飲食預防
巨幼細胞性貧血主要是由于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所致。可引起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以及消化道癥狀,如食欲減退、腹脹、腹瀉及舌炎等。維生素B12缺乏伴有神經系統表現,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覺障礙、行走困難等周圍神經炎、亞急性或慢性脊髓后側索聯合變性,后者多見于惡性貧血,老年患者常出現精神癥狀,如無欲、嗜睡或精神錯亂。
烹調過度會導致食物葉酸、維生素B12缺乏。老年人千萬不能因牙不好而煮菜太爛,可以切得碎一些,平時多吃綠葉菜與水果,以預防巨幼細胞性貧血。